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是一种新型的井下辅助运输车辆,鉴于其快速、高效、直达的运输方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化集约高效煤矿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其细分车型众多、操作方式不同等,给井下现场的安全使用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1基本情况
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日常运输中,发现诸如在行驶时路面扬尘、甩出泥雾,造成巷道空气粉尘污染、巷道积尘、车身出现泥渍;司机无法观察人车车厢、车门情况;货箱因装料过满或货箱张紧装置松动造成沿途抛撒等情况。
2防飞溅装置
在无轨胶轮车正常运行过程中,重载下橡胶实心(充填)轮胎极易甩起路面上的粉尘、积水,特别是刚从非硬化巷道出来后,还会携带大量泥(石)块,造成路面扬尘、甩出泥雾,造成巷道空气粉尘污染、巷道积尘、车身出现泥渍。
从污染巷道驶出的车辆,虽然为了清除轮胎及底盘携带的大量泥(石)块,已在交叉点附近巷道底角位加装侧喷装置,对车辆底盘及轮胎起到了一定的清洗效果,但仍无法实现有效的清洗。
经分析,无轨胶轮车扬起粉尘、泥水的原因主要是轮胎接触面带起和车身振动造成的附着物脱落。
实际中,由于环境不同,轮胎带起的泥水的比例不同,上述计算只是一个基础的模拟值,无法直接用于指导现场泥水的飞溅。为此,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对无轨胶轮车的速度进行限制
限制无轨胶轮车的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泥水的飞溅,但轮胎花纹间的杂物在行进中不断掉落,不能进行简单的模型计算,收效甚微。
综合考虑经济运输,限速规定如下:胶轮车在井底车场运行时车速不得超过10km/h,在辅运大巷运行时车速不得超过20km/h,在横贯运行时车速不得超过5km/h,特种车辆车速不得超过15km/h。遇行人及障碍物,过巷道口、硐室口、弯道、风门,掉头、倒车、会车时,速度都不得超过5km/h。
方案二:在无轨的轮胎部位加装防飞溅系统
经调研,年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了GB—《汽车和挂车防飞溅系统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并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井下使用环境和车速,经调研拟定了如下方案。
a)无轨胶轮车要求全部加装防飞溅系统,结构如图1、图2所示。
根据轮罩半径与轮胎半径的关系,原车有轮罩的可不改装;轮罩宽度不得小于轮胎宽度;轮罩下边缘与轮胎中心线的高度≤mm;轮罩侧帘≥20mm;水气分离装置使用30mm的毛刷,包覆轮罩外缘;挡泥板离地高度≤mm,宜采用厚度大于20mm的塑料挡泥皮。
b)针对材料车、长材车等车轮后尾灯易被扬尘等覆盖,影响警示效果的问题,需在尾灯架下方悬挂与尾灯架宽度相同的一体式柔性挡泥板。经加装对比,可有效清除飞溅的泥水和煤(矸)块。
3车门闭锁
原地热车和其他车辆检查过程中,司机或检修工需绕车辆一周进行检查,为消除因手制动阀扳不到位而出现的车辆溜车的情况,积极调研停车及紧急制动液压系统。原系统中仅一组手制动阀实现了对该系统的控制,但受限于阀体的寿命,使用中无法%保证有效。只有当车门闭合(油路畅通),关闭手制动阀,油路畅通时,才能顶开失效安全型停车及紧急制动器,实现车辆运动。手动触动阀固定在车门门框内侧,L形挡板固定在车门上。经使用发现,该功能正常,可有效防止溜车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