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燕赵晚报」
耗时6年,您能坚持做完一件什么事?作为石家庄一名农耕民俗文化的爱好者,何信芳的回答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修复完成了一辆明清时期的轿车。自年起,何信芳便开始收藏农具,现其收藏、修复的多件老物件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农耕与民俗展厅常年对外展出,供市民免费参观。“这些农耕时代的农具不仅仅是一个器物,它还蕴藏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变迁,这些器物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保留好它们,后人将会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个更直观的认识。”13年的坚守,何信芳给这些老物件赋予了新生。
■耗时六年修复轿车
收藏残片修复成车
“小杜记者,我耗时6年,刚修复完成一辆明清时期的轿车,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瞧瞧。”电话那端,何信芳言语间透露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喜悦。
日前,在何信芳所住的赵一街小区门口,一辆精美别致的老式轿车吸引了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这辆轿车,一人多高,木质结构,通体红色,上有车篷,形如轿子,车厢内有木板铺垫,十分讲究。
“这就是明清时期大户人家出行的工具,堪比现在的奔驰、宝马。”看着饱含心血的修复之物,何信芳爱不释手。
其实,最初何信芳收藏的只有轿厢的左、右和后三个残片,他便想着有朝一日把它们修复成一辆完整的轿车。
通过查阅资料,何信芳得知,这三块残片是我国明清时期的轿车残片。“那个时期的车子,因其有棚子、围子,形如轿子,习惯上称之为‘轿车’,普通百姓坐的用柳木、榆木、槐木、桦木等制作,皇室和贵族坐的则用楠木、紫檀、花梨等上好木料制作。咱们北方用得最多的还是笨槐木,木质硬、稳定性好。”
有了“轿车”的详细资料,年6月,何信芳便找来志同道合的朋友刘文生、刘文和、刘双石、刘玉考、吴军路等,商量着如何将这辆轿车修复起来。
然而,修复之路并非易事。
何信芳告诉记者,一辆轿车是由辕、身、梢、篷、轴、轮几大部件组成。车辕为两根圆头方身的长木,后连车身、车梢,构成整个车的“龙骨”,车厢坐人处一般用木板铺垫。在车辕前架有一个短脚长凳,平时架在辕前,乘车人上下车时,便取下做垫脚用。另外,车辕前还设置一个支架,以便停车时用以支撑车辕,减轻牲畜所负的重量。车厢上有顶篷,篷均用竹篾编制,外面裱糊一层布,布上再涂一层桐油,可防雨淋。木质的车轴位于车厢中部的重心上,车辋是用硬质木破成扇形木板、开榫拼接而成,中心以硬木为毂,最后用木辐连接毂与辋而制成木轮,轮的拼接处用大铁钩钉牢。轮框和辋的触地滚动部分都密钉大型蘑菇头铁钉。讲究的车还有许多金属饰件,如后梢横木上的“填瓦”、车厢套围子的“暗钉”“帘钩”、车辕头的“包件”等等。
■撰写农耕文化资料
耗时6年得偿所愿
“一辆完整的轿车需要这么多的零部件,而刚开始我们手上只有三片轿厢的挡板。”为此,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收集轿车所需的零部件上。
除了逛古玩市场,跑偏僻山村寻找零部件外,一些街坊四邻得知何信芳要修复轿车也纷纷拿出自家的旧家具,邻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还将一根珍藏30多年的马鞭子托人送了过来,并嘱咐何信芳要好好保管……就这样,修复轿车所需的零部件一点点丰富起来。
对于那些不好找的零部件,诸如车架、车辕、短脚长凳,何信芳就买来木头自己做。“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会木工活儿,这点活儿难不住我们。”何信芳做起木工活儿游刃有余。
于是,何信芳和刘文生、刘文和、刘双石、刘玉考、吴军路等几位邻居一起,分工合作,裁板的裁板,抡锤的抡锤,打铆、钻孔、打磨……终于,历经6年的付出,一辆精巧别致的轿车修复完成,大家的心愿得以实现。
“收藏、修复,我感觉这早已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我们是一个团体,也是大家的兴趣所在。”何信芳很高兴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坚持不懈地做喜欢的事情。
如今,这辆修复好的轿车就摆放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一层的农耕与民俗展厅,供大家免费参观。
■何信芳(前排右二)和朋友们在轿车前合影留念。
不解之缘13年坚守
走进农耕与民俗展厅,这座占地平方米的大厅内,整齐有序地陈列着多件农耕时代的农具等老物件,犁、锄、独轮车、织布机、打鼠匣子、水车等,这些展品虽看似陈旧土味十足,却是石家庄市农耕时代的真实写照。
“这是我13年来的全部心血,分四五批提供过来的。”68岁的何信芳笑着对记者说,年,他刚退休不久就开始收藏起农具,“我收藏农具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从小就跟农具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作为一名知识青年,16岁的何信芳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石家庄市郊区赵陵铺村下乡,“在生产队,我每天都要干大量的农活儿,还自学了木匠活儿。那时每天与祖辈传下来的农具为伴,与手中的家伙什儿耳鬓厮磨,自然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年,赵陵铺赵一街村正在进行旧村改造,村民们集体搬“上楼”,彻底告别了犁、耧车等农具。而这些早已无用武之地的传统农具也都被当做“废品”论斤卖给了废品收购站。
何信芳满眼的不舍和心疼,“搁到30多年前,这可是家家户户省吃俭用都不一定置得起、办得全的物件,反复修补要传好几辈子人用呢,谁舍得扔啊!”
于是,何信芳萌生出收藏这些农具的想法,并得到了他中学老师陆书林的支持。“这些农耕时代的农具不仅仅是一个器物,它还蕴藏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变迁,这些器物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若保留好它们,后人将会对农耕时期的历史有个更直观的认识。”老师的一席话给了何信芳莫大的鼓舞。
■阅读积累
多件藏品传承农耕文化
这些年,只要是农具,何信芳都来者不拒。他的收藏中,大件的有犁、耧、锄、耙等,小件的更是数不胜数。几十块一把镰刀、锄头,几百块一驾马车,上千块的水车……何信芳和几位朋友自掏腰包,走街串巷把这些物品收藏起来加以维修。慢慢地,他的农具越收越多,藏品也是越来越珍贵。
他印象最深的是找寻一件原来在北方常见的汲水工具立井水车,“当年我跑了9个县,找了6年多,花费千元才求来一辆!有些东西的消失,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挽留的速度。”何信芳愈发觉得,他的这些藏品应该被更好地利用、传承。
年,在多方的帮助下,他的这些藏品全部入驻石家庄市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展出。只要有时间,何信芳就会去博物馆逛一逛,遇到同来的参观者,他会为他们介绍这些农具的名称、作用和来历,不知不觉中,他几乎成了一位义务讲解员。
然而,何信芳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并未止步于此。其间,他又笔耕不辍地、历时三年写就一本《农耕民俗谱——滹沱河域历史文化遗产》,专门介绍农耕时代的各种器物,并插入了很多传说故事。
细细翻阅这本书,你就会发现,正如为该书写序的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绍本所说,这些传说故事让一件件农具器物“活”了起来,“平展的纸面上,隆起的是一座农耕文化的博物馆。”
“只要我有能力,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何信芳对农耕民俗文化的热爱,早已深入骨髓,融入生活。
文/图燕赵晚报首席记者杜慧
编辑王小虎责编老克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