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内地经贸协会副会长邵信明。(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供图)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孙楠)像很多普通香港人一样,年7月1日,邵信明通过电视机,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庄严时刻。不过,那时的邵信明没有想到,未来自己会与远在内地的北京发生一段奇妙的缘分。年,带着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邵信明来到了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出任总经理,带领京港地铁走进第二个十年。情投意合的牵手京港地铁是内地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个引入境外资本的合作经营企业,成立于年1月16日。目前,负责运营北京的地铁4号线、大兴线、14号线及16号线。用邵信明的话说,“京港地铁就是‘京’与‘港’的‘混血儿’,是北京与香港两地合作的成果。”港铁为何能够成为首个进入内地轨道交通领域的境外合作对象?“是双方的情投意合”,邵信明笑着说。北京市当时希望通过模式创新,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引入境外资本,深化轨道交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而港铁拥有丰富的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经验,具备合作的优势;此外,通过合作,港铁希望能将其经验和人才推介到香港以外的地区。于是,在香港回归后的第一个10年中,一次情投意合的牵手,产生了京港地铁这个“京”与“港”的“混血儿”。“混血儿”的“京”“港”特色“扎根在北京,又带有鲜明的香港特色。”邵信明这样介绍京港地铁这个“混血儿”,这种独特气质体现在京港地铁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京港地铁建立了一套源于港铁,并结合内地法律法规要求和北京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的安全管理体系,对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同时,京港地铁自主研发了多项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了运营数据信息化管理。如果说香港的基因带来的是全球化、系统化、精细化,那么北京的基因则让京港地铁充分结合了北京的实际情况。邵信明表示,京港地铁因地制宜的细节有很多,例如在客服中心窗口外增设‘Z’型平台、加装安全门防夹挡板、增设LED灯柱、设置闸机前的提示黄线等。事实上,正是京港两地基因的共同作用,支撑着京港地铁“安全第一、质量、效率以及Can-Do精神”的这四个核心价值。“钢筋铁骨”也有温度在繁忙的地铁4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在站台候车的乘客很多,但当一趟很拥挤的列车开过时,大家似乎没有那么着急往上挤,而是在等下趟车。在沟通中,记者了解到,4号线实际最小发车间隔已达1分43秒,是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路网中的最短发车间隔。“基本上一趟列车刚开出,下趟列车就开过来了”邵信明说,快捷出行是乘客的需求,以乘客为中心,是京港秉持的理念。这一理念还体现在地铁中的各种小细节上。例如,京港地铁曾对4号线的卫生间进行了全面改造,采用了更节能、更明亮的点灯设置,还对通风系统、内部环境进行了完善,“乘客再也不必用鼻子找到厕所了”。而在年底刚刚开通的16号线上,每站女卫生间侧位数量更是不少于6个。京港地铁在小小卫生间上花的心思,让乘客在便捷出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贴心与舒适。在香港,地铁除了作为交通工具外,已成为整个城市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生活需求可以在地铁内及沿线完成,比如购物、餐饮、住宅、娱乐等。特别是在设计之初,香港就会将物业、生活与地铁本身进行整合考虑。这也是香港独特的“铁路加物业”模式的成功之处。邵信明表示,京港地铁目前也正在与相关方面共同研究这种模式在北京的可行性;而在已有的条件下,京港地铁也在地铁站内为乘客的生活需求提供了多种可能,广泛分布的ATM机等便民设施,正在让乘坐地铁的乘客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城市文化的载体如果说以上那些努力让地铁变得更有温度,那京港地打造的一系列地铁文化,则让地铁变得更有色彩。例如,京港地铁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北京首个地铁图书馆落户4号线。在这个“图书馆”中,乘客只需扫描地铁站内、车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