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我们曾对新势力造车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结论性的观点来看,新势力造车就是在现有汽车产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思维重新整合设计资源而构成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
换句话说,现阶段的新势力造车正处在一个建立设计中心开发新产品的阶段。
随着新车研发进度的推进,在年,已经有不少新势力造车企业推出了首批产品。其中就包括了蔚来旗下的两款新车ES8以及ES6,车和家的理想智造One、前途K50等等。
这些车型无一例外的都有着一个富有突破性的外观设计,这其实倒也符合了眼下新势力造车领域里对于传统的突破这一主题。
当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尤其是当我们在看到了这些由新势力造车企业所推出产品的内部结构之后,这种新势力造车企业对于传统的突破认知就会来得更加的明确。
比如说,这是特斯拉的底盘。所以,我倒是觉得,在今天的文字来聊一聊新势力造车的新产品在结构上所带来的突破,就会变得有点意思。
新势力造车所带来的突破,是源自于新能源车硬点结构的改变。
眼下这一股新势力造车的风潮,是源自于年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外界的客观因素是得益于特斯拉的成功以及特斯拉相关技术专利的公开。
所以,新势力造车的起步必然是基于新能源车为起点的,而新能源车独特的产品架构,也就构成了新势力造车企业可以从造型上突破传统的关键。
这事,就得从整车的平台架构讲起了。
传统的内燃机动力车型的动力组成部分为发动机、变速箱、主减速器、油箱。这四大结构从汽车诞生的年开始到现在就没有过什么本质上的变化。
因为整套动力系统的布置关系,一辆传统的内燃机动力车型的平台架构基本上也是被固定的。
在车辆的整体造型中,必须要为发动机留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它可以是前置、中置也可以是后置。
以目前最为常见的前置发动机的架构来看,在一个固定的机舱内,前避震器塔顶到前围防火挡板之间的区域就成为了一个平台的硬点,这个距离,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级别。
相比于传统的内燃机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完全打破了这种架构。一般来说,新能源动力车型的动力系统组成为电动机、电池以及逆变器,也就是俗称的三电系统。
而电动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性是,恒功率恒扭矩的动力输出,这也就使得纯电动动力不再需要一个变速箱。
与此同时,电机小型化技术的发展使得驱动车辆的动力可以不再是一台单独的发动机,而是变成四个小型化的轮边电机。
相比之下,逆变器倒是成为新能源动力车型中最占用空间的核心零部件。
对于一些技术并不太成熟的新能源车而言,或者说是对于在传统车型的基础上打造的新能源动力车型而言,逆变器往往会占据掉传统车辆发动机舱的所有位置。
比如说,这是北汽新能源的机舱,或者说是逆变器舱。
而一些做到好的汽车企业,逆变器的小型化以及新能源平台的运用才会使得机舱的空间得以释放,这样一来,在传统车型上因为要安装发动机而被限制住的机舱尺寸以及机舱硬点就被全部打破。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最为经典的特斯拉的电动车平台架构来说明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开放的专利下,这一平台架构也被包括蔚来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广泛的运用。
可以看到,特斯拉的电动车平台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车的样子,地板为整块放置锂离子电池组的安装空间。
驱动桥采用轮边电机来对每一个车轮进行驱动,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特斯拉的平台架构中,传统的车桥形式已经被打破。
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前舱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储物空间。
出于主流审美的需求,特斯拉旗下的两款车型在上装部分的设计上依旧保留了传统车的样子,保留了前围挡板,不过此时在特斯拉上,前围挡板的功能已经不再像传统车型那样明确。
于是,我们以此为拓展来看这个前舱的储物空间。想象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A柱前移到车头的位置,同时把前排座椅布置在这个前舱储物空间。
从空间结构上来看,这并不是什么问题。那么,它是不是就可以变成这样一个样子?
这是在今年法国巴黎国际车展上雷诺发布的EZ系列概念车,其所展示的就是一种典型的打破了传统车型硬点架构之后的智能车的样子。
在这辆车上,我们所认知的传统车型的布置方式都被打破,新能源技术的到来使得车辆的驱动部件的小型化做到了最小,将内部空间做到了最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智能车时代的产品必然是和新能源挂钩的重要原因。
在智能化的时代里,以内部空间来满足多场景的变化被认为是改变用车模式的重要一环,而在这方面,新能源动力的架构往往是可以提供便利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于传统车型硬点的打破,才使得现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所推出来的新能源产品有了更多可以在固有审美的基础上,打破一些限制条件来实现不同形体构成的前提。
而另一个使得新实力造车企业可以在造型上巨大视觉冲击的地方,就是进气格栅。
在新能源动力时代和内燃机时代处于交替的时候,进气格栅就成为了最为尴尬的零部件。
对于传统内燃机动力车型而言,进气格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件。但是在整车的发展历程中,进气格栅这个功能件又和大灯一样逐渐演变成了外观件。
所以,当全新的宝马X7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一个更大的进气格栅的时候,竟然遭来了这么多的质疑。
对于新能源动力车型而言,对于进气格栅的要求显然就没有了功能性这一说,只要逆变器布置的合理,完全可以通过自然进风冷却。
那么,如何解决没有进气格栅之后的尴尬,很显然就是一个课题了。
特斯拉在刚刚推出ModelS的时候,同样是考虑到了主流审美的认知,提供了一个进气格栅造型的饰板。在随后的改款车型中,饰板变成了一个反R的大面,以光影构成了这一结构。
事实上,作为一个重要的外观件,进气格栅无论是取消还是保留,都会对车辆的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现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所推出的新能源车在设计理念上的突破。
可以这样讲,新能源车的结构变化,就是新势力汽车企业可以立足于未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