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28/5882589.html前言:光效元素的融入,使DIY主机拥有了更多丰富变化和独立的特色,无论你是不是灯效爱好者,都不能否定现在光效充斥的DIY市场现状。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布置一套让你感觉非常舒服,不同于那种繁杂而光感刺眼的“杀马特”风格光效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做一次详细的先马璃光1号机箱开箱。尝鲜下这款先马的新品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光”之视觉冲击。开箱篇:一、箱体包装:定位在以内的先马璃光1号,包装上也有很明显的特色,漫画形式的构图,看来是着重于年轻人的市场。箱体侧边是机箱的产品参数图解。开箱后,两块黑色厚实泡沫包裹着,这样的包装还是很厚道,个人觉得还是这种包装比较容易受力,对玻璃箱体的保护比较安全。缓冲材料是EPE发泡珍珠棉多层复合制成,这样看更加贴切。哈哈~二、箱体细节:产品尺寸:xxmm。ATX中塔玻璃机箱尺寸。耳目一新的流线型是亮点,一体成型的箱体和以往的先马机箱有种不一样的风格。璃光1号的侧透玻璃是经过黑化处理的,这样对隔绝刺眼的光效起到一定的作用。右侧板是由SPCC钢材打磨的磨砂质感,0.7MM厚度建筑风格的栏栅网状设计,使前置面板看起来更加简约和美观。科技感还是非常强烈的,配合侧透玻璃外观还是很耐看的。前置和上置面板贴合式设计,线条是呈直线一次成型。侧面照,整个箱体菱角还是很分明的。前置面板和上置采用的是建筑式栏栅网状设计,不单是防尘散热孔,而且在提高整机的空气流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箱体的散热更加流畅。尤其需要一提的是,面板中间两侧的流光条设计,可谓是机箱的最大亮点。通电之后光线流动变幻,光线柔美而不会过于强烈,百看不厌。这也是这款机箱的特色,也正正符合了当下年轻人所热衷的灯效元素。璃光1号箱体后部安装孔位。标准的ATX箱体尾部位,左侧为主板显卡区域,右侧风扇安装位,下置是电源固定和散热孔位。7PCI显卡安装位。可左右移动的显卡固定螺丝挡板。三、分解箱体展示:把机箱全部拆解,来箱体内部的布局分布。箱体重达7KG,璃光1号采用的是经典的ATX-II箱体架构,ATX、M-ATX、ITX三种主板兼容。支持背线宽度28mm、下置电源限长mm、显卡限长mm、CPU散热器限高mm。兼容性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特别是CPU限高MM完全可以兼容现在市面上的超大型霜塔散热。布局简结的背部架构。机箱的散热布局:前置3*12cm/2*14cm风扇位(冷排安装),后置1*12cm/1*14cm风扇位(冷排安装),顶部2*12cm/2*14cm风扇位(冷排安装),前上后组合散热对流。背线布线沟槽,还是非常深的。不管是非模组,半模组还是全模组电源都能轻松布线。拆解后的箱体,前置风扇安装位一目了然。侧面钢化厚度为:4.0MM标准钢化玻璃。上置散热安装位,最大容纳2*MM或者2*MM的冷排安装。后置可以最大容纳MM冷排或者风扇安装,兼容MM。I/O的扩展插槽位于箱体上部,各种插口和调控按键还是很丰富的,并增设了灯效控制键。前置面板和上置面板里面的夹层是布置有夹层防尘棉,这样能更有效阻止灰尘颗粒进入箱体,这点细节做得还是很不错的。灯效控制器也是布置在箱体后部,箱体采用的是侧面进线口,即简洁了背部开孔,又为背部走线安装提供了便利。箱体的下部也布置了电源仓位的防尘网贴。四个脚部支架粘贴了四块厚重的防磨擦胶。开箱小结:从以上三个大点和每个部位的细致拆分展示,可以看到先马璃光1号整个箱体从细节入手,兼容性还是非常不错的,细节部分处理的还是可圈可点的。元以内的价格定位,革命性的箱体外观设计创新并把时下最流行的流光灯效元素融入进箱体设计中,看来很多喜欢灯效的年轻DIY玩家会蠢蠢欲动。好了今天的开箱部分就展示到这里了,下次会给大家带来更详细的璃光1号的完整装机过程,让大家更全面和立体的看下这款以“光”为名的璃光1号到底哪里吸引人的眼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