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埃尔法,作为一辆出名的“保姆车”,加上现在品牌溢价严重,买得起这辆车也是非富即贵,尤其是作为全家出行最佳自驾游选择,在驾乘感受上当然要追求最佳,隔音降噪不仅能减少噪音,还能提高驾乘的舒适度,打造头等舱一样的环境。
车主开到店里要求做全车隔音,材料皆采用的是日本GT。下面我们详解GT降噪材料用的地方和材料区别。
映入眼帘的是拆卸完全的丰田埃尔法。
没有降噪处理的备胎位。
左右后轮毂没有一点隔音降噪的处理。
左右后车门只有薄薄的一层防水膜。
后轮拱
按照隔音施工处理先后顺序,先从车门下手。三部曲喊出来:清洁、粘贴、压实。
车门隔音第一步先是拆下车门内饰板,将车门内外板清理干净,彻底去除残胶、污渍与灰尘等,使减振板的粘贴层可以和车门钣金完全粘合好。
车门内饰板离驾乘位置最近,噪音影响最明显,所以在内饰板粘贴吸音棉以吸附噪音,填充车门空隙避免噪音窜入,减吸结合才可以获得更好的隔音降噪效果。细节剪裁得体,留出卡扣方面后面安装。
在做隔音之前,先用吸尘器将车地板清理干净。
用湿毛巾擦拭,后用干毛巾擦干,保证没有任何灰尘,使减振板能够完全贴合,贴合越紧实,效果越好。
全地板贴减振板以提高刚性,减少共振。
左右挡板贴覆减振板。
前地板
备胎位
全地板加贴吸音棉,减振吸音结合降噪效果更佳。
左右挡板也不落下,减振板的基础上加贴吸音棉。
后轮拱是胎噪的主要来源,清洁干净之后贴覆减振板。
引擎盖贴一层减振板降低共振噪声,阻隔引擎发热保护漆面。
隔音降噪的处理到这里就结束了,全车无损复原,从车子的内饰看得出来车主是个非常顾家的人,在车尾还贴了个“babycar”,意在提醒驾驶在后面的人好好开车。
隔音降噪不仅仅是营造一个静谧的行车环境,更在于安全环保、质量过关的隔音材料。比如就拿车门隔音举例,有些车厂会在车门钣金上贴覆小面积的“沥青板”,虽然有贴比没贴好,但整体效果还是大失所望,尤其是有些沥青捎带异味,质量、安全方面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再者是车门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剧烈,若不使用耐候性好的减振板和吸音材料,高温时会出现流胶,低温时容易出现粘贴不牢导致效果变差,因此材料选择时都应注意选择高低温都非常稳定的隔音减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