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次郑州地铁5号线被淹事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地铁停车场是地铁众多系统里最薄弱的环节。
图为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从地图上来看,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面积相对较小(与地铁车辆段相比),场内除了运用库外,应该就一栋规模较小的综合楼,估计没有多少部门在这里。
因此,这里无论是安防监控、人员值守,还是防汛物资配备,都要远远弱于地铁正线车站。
通常来说,车站里监控探头大概是五步一个,基本没有死角,监控探头能够覆盖到车站出入口外方。每次一有暴雨预警,车站工作人员就要将监控角度调整至能够观察到外围道路情况,观察地面雨情水势。
而车站里的人员安排,那更是24小时在岗,每隔2小时巡视一次车站,如果遇到这种红色暴雨级别的预警,那更需要不间断地去巡逻,确认防汛薄弱点都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物资配备,车站也是非常足的。防汛沙袋、防洪挡板等防汛利器,在汛期都是经常培训、经常演练,生怕哪个车站员工使用的不熟练,在用时掉链子。
图源IP肉包而地铁停车场,如果没有后勤职能部门或者生产工班驻守的话,那么偌大的停车场,可能人员就只会配备若干车辆检修人员以及几个信号楼调度。通常来说,这里的防汛物资主要是少量的沙袋。
由于场地太大,而人手少,完整巡视一圈停车场难度极高。更主要的是,在发生这件事之前,领导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