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去那些不支持独立显卡安装的迷你机箱,对于主流支持独显的ITX机箱(迷你机箱)而言,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3类:传统直插式及其变种,背靠背式(A4结构)以及其他小众的变种结构(例如银欣小乌鸦的立式结构)。
直插式的ITX是最先出现在市场上的机箱结构,原因无它,成熟。
这类机箱,基本可以看作为传统中塔机箱的高度缩小版,PCIe槽位从原先的6条4条缩减为2条,纵向尺寸也只有轻微缩减。成熟带来的好处是最大化的兼容性。因为电源槽位和机箱长宽的改变不大,用户原先的ATX电源、塔式风冷乃至于几块3.5寸机械硬盘还可以继续使用。
恩杰的H机箱,可以看作是矮了一点的传统下置电源结构中塔机箱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类机箱虽然名为ITX,但是尺寸往往在20升以上,并不符合当下精致的审美需求。不过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这类机箱也让大多数中塔ATX用户,以相对低的升级成本,尝到了ITX的鲜。(虽然图中的箱子是恩杰的新产品,毕竟DIY市场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的追求小体积并不代表所有人)
毕竟兼容电源硬盘散热,能节省下一大笔成本
直到今天,如果你已经有了足够功率的电源和不错的塔扇以及几块3.5寸机械硬盘,又想把有限的预算花在性能的升级上,这类传统直插式的ITX机箱也是你不错的升级选择。
传统直插式将电源上置或是下置的解决方案,实在是无法进一步压缩机箱的体积。而随着显卡性能的逐步提高,各类长尺寸显卡出现在DIY玩家们的面前。既然仅仅17厘米长的主板上,要插上将近30厘米长的显卡,那么为何不将电源放置在主板旁边呢?于是乎,当前主流的前置电源的直插式结构出现了。
将电源放置于主板前方,大大削减了机箱的高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特别是小型化的SFX规格的电源出现以后,此类结构的机箱终于能将机箱的极限尺寸,压缩到8L的级别。之所以是8L,因为标准公版显卡的长度基本为27cm(10.5英寸)。
这类结构将显卡上方的空间用作理线位置,主板上安装9cm级别的塔扇,空隙里还能安排2.5寸硬盘。基本上已经能做到机箱空间的绝对利用。
smallest01机箱,从名字就不难看出,这是同结构最小的机箱
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一样机箱的构成单独拿出来看,ITX主板加上CPU和内存,可以近似为**45规格的立方体,显卡则是近似为**45规格的立方体,而标准SFX电源规格是**63。这些硬件满打满算加起来只有4L,即便是加上了理线和硬盘的空间,但也可以轻松看出来,传统直插并不是最极限的小尺寸方案。
究其原因在于,直插的L形结构实在难以利用主板正上方的空间。传统结构在此处放置了塔式风扇,但是随着CPU制程和架构的进步,越来越多低功耗高性能的CPU进入市场,使用轻薄的下压式散热也能轻松对付消费级处理器,如何利用下压式散热多出来的空间也成为了机箱设计的重点。
有的机箱选择了在这里的空间放置电源。但是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的散热弊端,使得这种设计只能成为低功耗平台的小众选择,在高端平台上不是CPU热炸就是电源热炸。
乔思伯c2,因为结构和风道的限制,这款箱子成了著名的闷罐
就在这时,一个传奇的机箱出现了。
DancaseA4
这款最开始由ITX爱好者设计,经过众筹后由联力代工的机箱,从一开始便是冲着最强兼容性和最极限体积去的。这款机箱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抛弃了传统直插结构的桎梏。
既然显卡主板的结构都近似于扁形的立方体,那么为什么不把两个扁盒子并排放置呢。设计师巧妙的使用一根双头反向的PCIex16转接线,将主板和显卡背靠背放置,而主板旁边依旧为标准的sfx电源位,12cm长的电源加上17cm长的主板,刚好对应全尺寸显卡普遍30cm左右长的PCB,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又命中注定,机箱中体积最极限的结构就这样诞生了
背靠背的安装结构
Dancasea4轻松把机箱体积压制在了7.2L,同时还能兼容标准SFX电源、公版显卡以及一个标准ITX主板。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不可置否的是,A4结构的诞生也是顺应了硬件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A4结构完全抛弃了3.5寸的硬盘位、塔式风扇的兼容性以及机箱的风道设计,如果没有新制程带来的功耗优势和固态硬盘(不管是NVMe还是Msata)便捷的体积,A4机箱都不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不过,机箱追求极限体积的道路从未停止,在A4机箱出现前,压缩体积的方向大多来自限制显卡的长度,因此,市面上本来就有一批长度在17-20cm左右的ITX显卡。
乔思伯的U1-PLUS机箱,可以看出将显卡的尺寸限制在了和主板差不多的长度
因此这些显卡在装入dancasea4这类兼容全尺寸显卡的机箱时,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空间的冗余,大家发现,自己似乎并不需要这么大的电源空间。
这时候,大家又想起来了早期HTPC平台上常见的小1U电源,其80cm的宽度刚好契合标准PCIe双槽和主板挡板的高度。
这类新的机箱将电源放置在背靠背的主板和显卡下方,因为采用了17cm这样的显卡限长,加上比较极限的下压式散热高度(比如猫头鹰l9或者乔思伯hp这样的40mm高度散热器),这样的机箱体积甚至可以做到4L,厚度做到10cm,体积上只相当于两本专业书,可以说是真正的背包里也能背走的主机了。
SGPC家的k39机箱,其小巧的体积一直让它备受追捧
独显小钢炮的4L体积,不知道会不会再有后来者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