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老党员拖着“病腿”冲锋上阵
7月19日,强降雨导致庐阳区北一环与肥西路交口附近积水较严重,附近部分居民小区和沿街商店均受到影响。面对严峻汛情,亳州路街道党工委副主任常敏拖着两条“病腿”,冲在一线,战在一线。
今年51岁的常敏,是亳州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兼任街道创城办组长,也是本次街道防汛抗洪指挥部副指挥长。熟悉常敏的都知道,他的腿自年开始就经常犯疼,尤其是右腿,分管城市管理和物业管理工作的他经常从现场回到办公室后,都要把腿抬起来按一按,缓一缓劲,才能减缓疼痛,继续行走。可在汛情一线,他却拖着“病腿”站在水中连续浸泡。
19日早晨,庐阳区北一环与肥西路交口积水仍在慢慢上涨,作为亳州路街道防汛抗洪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常敏,在参加街防汛调度会后,就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度。
“晓亮,现在立马联系商家,准备40吨沙过来,一下子没这么多就先送20吨;这里必须安排社区志愿者定点值守,劝导车辆和市民绕行……”在北一环与肥西路交口,常敏有条不紊地指挥城管队员紧急调运沙袋抢险,安排社区志愿者在关键区域值守引导,鼓励辖区非公企业党支部人员主动参与防汛抢险。
“常主任,你这腿都疼几个月了,不要在站在水里了,等会沙袋到了,你到没水的地方指挥,我们来干。”站在一旁的队员担心地提醒常敏。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和城管队员、民兵一起抗沙袋、传沙袋,一直忙碌到下午近两点,才稍作休息吃上一口盒饭。不久后,他将胶鞋中的渗水倒出继续穿上,在现场忙碌起来。
7月14日,该街道开始24小时巡堤护堤工作后,常敏坚持白天巡查,晚上带班。7月16日,常敏连续工作24小时,7月17至18日,他都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我是老党员,必须给年轻党员做榜样,我不觉得自己年龄大,扛沙袋都没问题的”常敏说。
常敏是众多奋战在防汛一线党员中的一名。在该街道,还有上百名的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坚守在南淝河、四里河堤坝,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汛一线筑堡垒冲锋在前显担当
解光稳是三孝口街道城市管理部的一名普通城管队员,还是一位入党积极分子。自进入汛期以来,他一直冲在防汛抢险第一线,冲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他不顾个人安危,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城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解光稳主动报名参加南淝河防汛值守点值班任务,搬运防汛沙袋、挡板等防汛物资。巡堤期间发现树木连根倒伏压住了人行道和车行道,他立即找来工具进行切割、搬移和清理,及时恢复交通秩序。
此次强降雨导致南淝河水位迅速上涨,下游防汛压力骤增,解光稳主动要求参加所有夜间防汛值守任务,“夜里是很容易精神松懈的,但我夜里精神很好,一整夜不睡觉都不会放松警惕。”他半开玩笑地说,“而且我会游泳,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由于站在桥上看不清河流水位变化,巡堤队员必须沿着河道贴近观察,即使夜间光线较暗、路面湿滑,解光稳也毫不退缩,带领队员坚持每个小时沿河道往返巡查一次,及时报告汛情险情。
面对汛情,解光稳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投身在防汛一线,作为一名普通的城管队员,他始终牢记职责和担当,甘做堤坝上一块坚硬牢固的基石,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时刻不忘初心和使命,面对风雨义无反顾,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筑牢了堤坝安全防线,也树立了防汛保安澜的必胜信心。
民兵营长王贤龙的三通电话
“妈,我跟孩他妈都要去抗洪,来帮我照看下伢……”7月19日早上10点,值完夜班刚睡一个多小时的庐阳区海棠街道藕塘社区民兵营长王贤龙,看到来自街道武装部的未接电话,回拨后得知庐阳区人武部刚刚发布了防汛抢险行动命令。来不及多想,王贤龙边换迷彩服边打电话请母亲来照看两岁多的孩子。
7月18日,合肥暴雨,海棠街道藕塘社区徽商宿舍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砖瓦房,因年久失修,出现屋顶漏水、墙体开裂等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社区在现场设置防汛值守点,王贤龙带头申请值夜班。大雨瓢泼的夜里,王贤龙放心不下,拉起警戒线,提醒过往居民绕路通行;每隔一小时便打着手电筒巡查一次危房,并叮嘱同组值守人员,一定要打起精神来,特别要注意房屋开裂情况,一旦雨势加大,转移安置居民前及时通知他。
“老王,我去小桥湾抢险了,早饭在锅里,你回来路上注意安全!”7月19日早晨8点,王贤龙接到妻子电话,得知在双岗街道工作的妻子一大早丢下熟睡的孩子,投身防汛一线。长时间的劳累,王贤龙喉咙嘶哑了,眼圈被浓浓的黑晕包裹着,“三户危房住户昨晚已经劝离了两户,还有一户住在邻居家,你们千万盯紧别让他回家住。”叮嘱完接班的同事后,王贤龙便匆匆赶回家里照看小孩儿。
7月19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北一环与肥西路交口积水严重。王贤龙得到街道武装部紧急通知后,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王贤龙一边等着老母亲的到来,一边着急的给队员打电话,要求队员立即赶往北一环与肥西路交口积水处集合。当天早上10点半,他迅速和民兵应急分队会合,赶往北一环。
在齐腰的积水现场,王贤龙凭借当兵时抗洪的经验,迅速布置,冒着暴雨,装土、垒沙袋……抢险现场紧张而有序,队员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每位队员脸上都充满必胜的信念。
王贤龙带着民兵在泡在水里奋战6个小时,虽然衣服早已湿透,许多的人手上、脚上磨都起水泡,但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喊苦叫累,出色地完成此次抢险救灾任务。这些民兵,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兵,却发扬了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打硬仗的优良传统,他们用汗水、用鲜血,成功地处置了此次险情。作为一名基层民兵和普通党员,王贤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使命与担当。
end
来源:张家慧马昭辉蒋承前郑圣洁
审核
马娜娜责编
余挺生编辑
李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