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区的一次就医经历

居住的小区出现了一位确诊病例,整个小区被封控了。封控第8天的一个晚上,妻子突发胃绞痛,搜遍了抽屉,没有找到合适的药。妻子疼痛难忍地说,医院吧。

我想,医院了,于是拿出手机,按照防控要求,向所在社区报告并提出就医申请。接电话的是社区夜间值班的工作人员。他说要向上级请示后才能答复我,让我保持电话畅通。几分钟以后,社区人员来电话说,医院,但按照相关规定,封控期间就医采取“闭环管理”,让我们联系救护车“点对点”全程接送,并将救护车的车号和驾驶员手机号向社区报备。

按照社区指示,我将电话打到了急救中心。2分钟后急救中心告知:救护车已经在路上,8分钟后到达小区门口,让我们马上联系社区,医院。由于封控区人医院,经与社区联系,得知我们这个社区定点医院。

正准备下楼,手机铃声响起,原以为社区打来的,接听后才知道是区疾控中心的,询问了患者及陪护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放下电话,手机又响,这次是社区打来的,询问了救护车牌号、驾驶员手机号码等。紧接着救护车司机打来电话,告知救护车已经到达小区门口,让我们立即到小区门口上车。由于我们的单元门已经被挡板封闭,我又给小区的值班人员打电话,让其帮我们把单元门口的封闭挡板打开。值班人员是很配合的,很快就打开挡板并把我们送上了救护车。

救护车一路鸣笛,医院急救室门口。医院的值班护士大概是提前接到了社区电话,我们来到时,她们已经在门口等候。被“大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护士,询问了患者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后,把我们接到了急救室。进入急救室才发现,这是一个封闭型医疗单元。是将原急诊室一楼部分走廊、过道和几间病房封控后,隔离出来的治疗区间,面积不大,回旋余地很小,人在里面感觉很憋闷。更不方便的是没有卫生间,患者及其陪护需要解手时,需向护士要塑料袋,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行处理。

“大白”护士将妻子安排到一个房间躺下,然后让我们去做核酸。我告诉她,上午刚刚在小区做完核酸,来医院前才出的结果,全部是阴性。护士说不行,所有到这里的人(患者加陪护)必须重新做一遍核酸,这是规定。于是我们在护士的指导下,对着自助机一步一步操作。做核酸必须先挂号才能缴费。挂号费每人9元,核酸检测费每人40元,一共98元。交完费后,等了一会儿,护士拿着棉签来进行核酸采样,采样后告诉我们,“两个小时以后出结果”。我看了一下表,已是晚上10点。

核酸采样后,护士又把我从病房叫出来,让我去缴费。我感到奇怪:刚才不是交完费了吗?护士说,刚才交的是挂号费和核酸检测费,现在要交的是化验检查费。没有选择,只能听她的。在自助机旁,“大白”护士点击了几下触摸屏,屏幕上出现了缴费数额:元。我问这是什么费,她说是检验检查费。我问,检查的是些什么项目?护士说,B超、心电图、验血等。我问,能不能走医保?护士说,不行,这里没有医保终端,只能交现金或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