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MDNavi架构的RX/XT上个月上市,在性能上分别压制了RTX和RTX,价格也更低。于是老黄大刀一挥,就有了RTXSuper、RTXSuper以及RTXSuper。
此文先来评测一下RTXsuper,并加入GTXTi、RTXr和RTX来做同步对比,遗憾没有找来同级别的A卡一起评测。
算算桌面显卡的价格已经1万多快了,有木有很幸福的感觉,可惜只有一块属于小熊。
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以及测试显卡:
CPU:inteli9-kES(全核:4.7GHz)
主板:华擎ZTaichi(太极)Ultimate
内存:宇瞻黑豹玩家DDR4RGB灯条黑色G(8G*4)
显卡:索泰(ZOTAC)RTXsuper玩家力量至尊PGFOC
影驰RTX名人堂
影驰RTX星曜
ROGSTRIX-GTXTi-A8G-GAMING
电源:海韵CoreGX-电源
机箱:酷冷至尊SLM机箱
散热:酷冷至尊冰神GRGBCPU水冷散热器
显示器:泰坦军团N32SQPLUS电竞显示器
▼机箱使用MasterCaseSLM机箱,为垂直风道。为了保证垂直风道的效果,背面也没有风扇位,连PCIE挡板也没有散热孔。对此机箱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单品评测:
垂直风道机箱的探讨,以及详细拆解MasterCaseSLM机箱
▼CPU为不显的KES,原生频率比较低,超频到K的正常水平,代价是功耗和温度比正式版的K要高一些,为此搭配了冷排规模的一体水冷:酷冷至尊冰神GRGBCPU水冷散热器,这样也完成垂直风道的建立:底部2颗20cm的风扇入风,顶部水冷的风扇负责排风,这种结构很适合非公版显卡的散热,缺点是显卡将一些热风传递给冷排。
▼显卡为竖直放置,使用了PCIE的延长线(单独购买,机箱不自带),理论上信号有大概0.2%的衰减。
▼显示器为刚入手的泰坦军团N32SQPLUS,31.5英寸、R曲率、×分辨率、Hz刷新率。由于分辨率为2k,所以测试中的4k分辨率测试使用了家里的4k电视。对显示器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单品评测文:
高刷新率能提高游戏水平?泰坦军团N32SQPLUS电竞显示器评测
显卡同步评测
▼RTXsuper玩家力量至尊PGFOC(以下简称RTXsuperPGF)和RTX名人堂的频率都超越了公版,算是各自型号的高端产品。TX星曜采用的频率和TDP是公版中的低频版;GTXTi虽然是ROG,但是由于所有的GTXTi的频率都被限制到一个数值,也算是公版了。当然由于BOOST的机制,散热好温度低频率也会高一些。把这些显卡的详细信息汇总一下:
具体测试条件
CPU:inteli9-kES-4.7GHz
系统:
N卡驱动:N卡驱动:.36(发稿时的最新驱动为.60)
按照惯例,先来显卡基准测试,分别用3DMark、VRMark和UNIGINESUPERPOSITION来做测试。
基准性能测试
▼RTXsuper的3DMarkTimespy成绩
▼所有的测试截图都发出来也确实多了点,汇总在表格里看方便些。
以RTXsuperPGF为%计,RTX名人堂和其差距不到10%;RTX星曜的性能差距在~15%。当然也是由于RTXsuperPGF超越公版的性能,增大了和RTX星曜这种公版卡的差距;GTXTI只有以RTXsuperPGF六到七成的功力。
游戏测试
下面来测试下实际的游戏,测试项目包括了13款游戏的BenchMarch以及吃鸡,分辨率从p到4K,测试游戏截图太多,这里以RTXsuperPGF的游戏截图为例。
▼全面战争:三国在2k分辨率最高特效下帧数刚刚够60fps,到了4k分辨率就得把画质降到中等才能回到60fps以上。看来要匡扶汉室的话,在4k分辨率下还是有些困难。
DX11游戏
▼6款游戏基本都设置为最高画质,4款显卡在p分辨率都能流畅游戏;到了2k分辨率后,GTXTi在地铁、刺客信条和三国降到了40多fps;RTX星曜在这三款游戏中可以保持50fps左右;RTXsuperPGF和RTX名人堂则能保持在60fps左右。到了4k分辨率,即使是RTXsuperPGF和RTX名人堂,多数游戏也只有30~40fps。
当然测试中的一些老游戏的抗锯齿设定大多采用了耗费资源较大的SSAA和MSAA,如杀手5、古墓9、地铁,根据狗牙形成的原理,高分辨率下不用开过高的抗锯齿,以上几款游戏减低或者关闭抗锯齿还是可以到达60fps以上的,但是像TAA和SMAA这种占用资质不多的抗锯齿,关闭也不会明显提高帧数,也只有减低画质这一条路了。
DX12游戏
▼6款DX12游戏中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和地铁:离去都算得上是硬件杀手了,画质设置为中高画质,其它4款游戏都基本为最高画质,GTXTi到2K就很吃力了,而RTX则要好一些,没有低于50fps。RTXsuperPGF和RTX名人堂则依然能保持在60fps左右。
有些DX12游戏RTXsuperPGF居然跑过了RTX名人堂,严格上来讲,应该再重新测试下,不过整理数据时很多显卡已经归还,这部分测试确实不够严谨。
绝地求生
测一下绝地求生:大逃杀游戏,所有设置均为超高。如果要求个稳定,应该选择在训练场中测试,不过这种测试的帧数要比实际游戏中高一些,所有还是决定测试实际游戏中的帧数,导致帧数波动比较大,而且测试时间也比较长。
▼三种分辨率下4张显卡的表现如下:2k分辨率,即使用RTX和RTXsuper搭配2khz显示器玩吃鸡,也稍微优化下游戏,降低一些特效或者抗锯齿等级;分辨率提高到了4k,只有RTX名人堂和RTXsuperPGF平均帧数还能维持在50fps以上。
.
.
光追和DLSS
光线追踪计算,所以需要更耗费更多的资源来实现这种特效。解决方案就是DLSS,即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抗锯齿技术,用该技术替代之前的抗锯齿技术就可以大幅度减轻GPU负担,从而提升帧数,这时再开启光线追踪技术,帧数就不至于掉的太惨,让游戏更流畅。
DLSS训练网络运行于NVIDIA的超级计算机上,而非你的显卡,只不过通过GFE下载了这个游戏DLSS网络权重参数,可以用非常低的性能开销复现了超算结果,这就是NVIDIA为什么要在Turing显卡上引入TensorCore的原因。这同样意味着,每一个游戏都需要事先跑出自己的DLSS网络,然后由NVIDIA通过GFE软件分发给玩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非Turing显卡不能使用DLSS的原因。
▼战地5侧重光的反射效果,没有开启DXR时,水坑的倒影以及光都有点假;DXR开启最高质量:水中的倒影完整了,而且还能看到光线射到水面的效果,非常真实。不过由于该游戏没有Bench,这里就不测试了。
▼地铁:离去是全方面的光追效果(反射效果+阴影),通过该游戏测试下DXR和DLSS对实际游戏的影响。下图为RTXsuperPGF的数据。
▼还是做个表格来统计下吧,占用资源%就是开启特效后帧数下降的百分比,古墓丽影:暗影(侧重光的阴影效果)开启光追的帧数下降幅度要比地铁:离去少很多。RTX、RTXsuper和RTX的的RTCore虽然不同,但两款显卡开启光追后的占用资源%是差不多的。非RTX的显卡没有RTCORE核心进行光线追踪计算,GTXTi在地铁:离去中开个high等级的光追特效,占用资源%到了60%,而RTX、RTXsuper和RTX只要30%,所以GTX系列显卡只能体验下光追特效,很难真正流畅的运行游戏。
另外我觉得DLSS并不是通过替代之前的抗锯齿技术来减轻GPU负担来提高帧数这么简单,暗影没开DXR前使用了时间抗锯齿,本身对资源占用就不多,不至于开个DLSS就能提高~20%帧数,老黄一定有秘密没有告诉我们!
功耗测试
▼测试方法为用FurMark让显卡达到最大负载,使用米家的智能插座测试功耗。测试的功耗为整个平台的功耗,而不是显卡的功耗;另外数值为实际的输入功耗(电源有转化效率)。可以看到到RTXsuper的功耗居然比RTX还高,这是咋回事呢?
▼先来看FurMark的截图,烤机10分钟后,RTX名人堂的频率为MHz,只动用了89%的TDP。
▼而RTXsuperPGF,烤机10分钟后频率为MHz,动用了%的TDP。RTXsuperPGF太实在,没有为FurMark做优化(zuobi)。其实这两款显卡的功耗水平应该差不多。
温度上由于风扇转速不同,不能由此判断那款显卡散热器更优秀,RTX名人堂的烤机温度为69度;而RTXsuperPGF为73度,都非常优秀。
在选配电源上,GTXTi和RTX用一颗额定w或者w的电源就能搞定;而RTXsuper和RTX建议使用w以上的电源。
显卡性能汇总
计算方法如下:
(1)显卡理论性能是3DMARK、VRMark、SUPERPOSITION的平均值。
(2)游戏Benchmark即为13款游戏Benchmark。
(3)吃鸡平均帧数。
(4)综合性能即为(1)、(2)、(3)项的平均成绩。
其实RTX和RTXsuper的差距应该在10%左右,由于这次采用的是超越公版的RTXsuperPGF,造成差距要大一些。RTXsuperPGF和RTX名人堂两款同为超频的非公版,差距不到10%,super还算一次蛮良心的更新换代。
索泰RTXsuper玩家力量至尊PGFOC评测
开箱
▼首先来开个箱,彩盒里面是个黑色的盒子。
▼附件除了常规的大4pin转显卡8pin转接线和说明书保修卡,另外还送了一个显卡支撑杆和一块全金属的背板。
▼其实RTXsuperPGF和之前索泰RTX、PGF的造型几乎完全一样,尺寸为xx53(mm),表面哑光处理,肌肉感十足,风扇外罩有非常多线条型的RGB光条,通电后的效果非常让人期待。这种又大又沉的显卡没有个支架还真不成。
▼散热为三风扇设计,两边的为11片扇叶,有特定倾斜角度的鲨鱼盾鳞仿真设计,官方说能增加风压和风量;中间的风扇为13片扇叶。顶部的PGF标志,即玩家至尊,有RGB灯效。
▼显卡厚度达到了5.3cm,已经差不多是三卡槽的厚度。另外连靠显卡槽的这一面也有一条RGB灯带。
▼外侧和内侧面一样都有RGB灯带,供电采用8+8Pin。
▼背板自然是少不了,一块金属版+透明亚克力的复合背板已经安装在显卡上。
▼RTXsuper有NVLink接口,也就是SLI的升级本,之前拥有NVLink的最低档显卡为RTX。
▼IO部分包括3个DP接口和1个HDMI接口,另外还有一个TypeC接口,供VR设备使用,可外提供35W的电力。
▼下面开始拆解,RTXsuperPGF的金属版+透明亚克力复合背板里面环绕着一条白色灯带,上面分布RGB灯珠。另外还有一张全金属背板,除了更好的散热性能,它比复合背板要薄,如果装机对背板厚度有要求时,就换上这张全金属背板。
▼背板PCB上有一颗大大的POWERBOOST大电容,可以减少电流干扰,提高供电纯净度。另外核心背后的聚合物电容也是少不了的。
▼散热底座是直触纯铜,6镀镍根热管,其中一根在核心部分成U型。另外散热鳍片的厚度有大概30mm,散热面积还是有保证的。
▼RTXsuperPGFC采用了12层PCB,上面还有一个合金压铸板来辅助mosfet的散热。
▼显卡使用了TU--A1核心,旁边分布着8颗镁光的GDDR6显存,左上部分是4相显存供电,这里还能看到一颗uP的PWM控制器,不过它也许并不单单只是显存的供电控制器。
▼供电部分为16相,每相搭配1颗AIO改良型铁素体电感,2颗固态电容以及一颗DrMOS(型号为QDA)。这里也能看到一颗uP的PWM控制器,一颗uP最大支持独立8个PWM通道,2颗即为16个PWM通道,所以供电中一定部分采用倍相供电,使得核心供电+显存供电的相数等于或小于16相(背面发现一颗uPQ倍相器),当然即使这样也是名副其实的堆料了。
超频测试
▼索泰FireStorm可以对显卡进行调控灯效、超频、风扇转速等操作,还有“AI超频”功能,当然小熊还是习用手动来调。初步摸索下,基础频率设置到了MHz,比原始频率高出70MHz,Boost则自动到达了MHz,测试中频率最高达到了MHz!显存方面也从14GHz超频到15.6GHz。由于RTXsuperPGF的默认频率已经超越了公版,再薅羊毛的余地已经很小了。
▼超频前后的FireStrikeExtreme对比。
▼这里做了几个项目超频测试,和默认频率数据做个对比,核心频率提高~4%,显存频率提高~13%,显卡理论性能提高了5.1%,游戏的Bench测试中帧数提高平均值为4.9%。这种高频显卡对一般用户来说再超的意义不大。
RGB灯效
▼通过FireStorm软件可以实现RTXsuperPGF各种灯效设置,包含常亮、呼吸、渐变、闪耀、红蓝、亮度律动、随机、充能、流彩、余晖、踏步、音乐律动等多种灯光效果这里只展示几种。
.
.
▼显卡槽一面的也有灯条,可以说是4面带光无死角啊。不过由于竖直安装,背板面的灯效就无法展示了,有点可惜。
其它硬件
内存
▼测试平台内侧拆满好(看)一点,4条黑豹玩家RGB炫彩灯条,纯黑版本。
▼这套内存的规格为单条容量8GB,频率MHz,时序CL16,支持IntelXMP2.0超频模式。
▼锯齿状的灯条没有柔光效果,通点后会显得亮一些,整体风格更加亮丽,灯条支持万色RGB幻彩背光,通过AuraSyncRGB可以自定义颜色和模式,ZTaichi自带灯控软件也是能调光的。
电源
▼CORE是海韵一个新系列,主打中端,这款型号为游戏酷核COREGX-电源,全日系电容,通过80PLUS金牌认证,提供7年质保。
▼电源和模组线分别有自己的无纺布袋子,附件包括说明书、魔术带、轧带、测试电源小工具(通过短接,不连主板也能启动。当然在空负载下能启动也不代表电源完全没有问题。),以及一个抽奖券。
抽奖券的使用方法: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