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帧数上去了温度下来了华硕X670E

很高兴看到AMD锐龙系X3D处理器的发布,作为AMD的忠实拥护者。从系到系我也一直都是AMD的老用户,之前工作机用过X和X性价比和性能都让我对AMD的新品非常期待。随着AMD锐龙系的发布,我之前也尝试了各种装机方案。从首发的X的ATX装机解决方案,到X和非X结尾的ITX解决方案我都尝试过。这次AMD锐龙9X3D发布后我也跃跃欲试。所以就有了这次装机。

之前ATX、ITX方案都尝试过了,这次也趁着锐龙X3D系列处理器的发布选择尝试一下华硕ROGCROSSHAIRXEGENE这款MATX主板搭配一台紧凑的MATX主机。处理器方面选择的是锐龙9X3D目前市售的两颗X3D处理器之一,16核心32线程也是目前最强的游戏处理器了。而且本身16核心32线程的设计也可以更好的兼顾生产力。显卡方面尝试了3A平台显卡是蓝宝石的XTX超白金,后续有机会也想尝试换成看看。机箱是之前老早就入手的乔思伯D31机箱,这个就带屏幕的机箱早就让我跃跃欲试,现在ATX版本的D41都出了我才有机会完成D31的装机也是少许遗憾。内存方面是金士顿FURYRenegade叛逆者DDRGBX2CL32,Mhz的内存应该是目前锐龙系处理器的首选。固态方面一步到位选择了2TB的宏碁掠夺者GMPCIe4.0SSD,毕竟同时拥有太多游戏还是需要一款可以兼顾容量速度性价比还很高的SSD才行。散热方面是追风者GLACIERONET30Gen2,不知不觉这款散热已经更新到第二代,第八代Asetek水泵方案+T风扇的组合尤其强大,本身我是以为X3D发热情况会延续之前的经验,所以GLACIERONET30Gen2可以刚好给予压制,谁曾想这次测试发现频率降低了的X3D的温度竟然下来了。

整机展示:

整体以黑色为主,乔思伯前面板的屏幕实在是太吸睛了。日常可以直接当屏幕使用或者可以显示运行参数也没问题。

D31内部还是非常紧凑的,可以安装mm尺寸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基本无压力。而且预留了足够的理线空间,电源前置的线刚好可以被挡板遮挡住。

定制线做的稍长了些,建议选择D31机箱的小伙伴电源上尽量选择14cm或者更短的电源。当然如果D31的电源仓架子也能控制的更小些或者可以兼顾SFX电源就更好了。

理线方面定制线的原因,理线还是比较容易的。而且D31预留了足够的理线位置,玩家上手应该会比较容易。

机箱内部展示:

GLACIERONET30Gen2水冷有些变化,体积缩小了些,但是整体还是原来的设计风格。

三把T也为散热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满速转的下散热表现还是非常惊人的,日常在待机情况下也足够安静。

蓝宝石的超白金设计加入了更多RGB元素,不知道你喜欢这样的设计吗?

乔思伯D31装机难度来讲可以打7到8分吧,安装的时候注意先后顺序即可。比如像是电源的安装上要考虑mm一体式水冷,下要考虑显卡尺寸。

散热器方面如果选择风冷的话,可以考虑增加更多风扇。安装一体式水冷的话最好提前完成供电理线,以及CPU扣具的安装。

电源前置的原因,所以散热安装上只能把水冷的水管这样走。不知道后续是否会有一体式水冷考虑提供较短的水管选择。

配件开箱:

这次装机方案选择了ROGCROSSHAIRXEGENE主板,这也是一张配置拉满的MATX尺寸的旗舰级主板了。华硕的GENE对于老玩家应该都是非常熟悉得了,相比ITX尺寸的XE-I的话GENE的配置会更强,而且尺寸也让玩家有更多空间。包装方面还是熟悉的ROG风格元素。

包装背面可以查看到这款XEGENE的主要卖点,像是16+2相A供电设计,双40Gbps的USB4接口以及前置支持60WQC4.0快充的20Gbps前置Type-C接口。

主板外观第一眼就是一种惊艳的感觉,上一代的C8I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只可惜当时华硕并没有为玩家带来C8G,这次XEGENE的到来无疑弥补了我之前的遗憾。XEGENE也是ROGMATX尺寸的旗舰级产品。正面的盔甲风格也延续了ROG的设计语言。

附件方面虽然不如大哥HERO那么丰富,但是也为玩家提供了足够的支持。ROG电压监测卡、系统优盘、ROGGEN-Z.2扩展卡为超频玩家提供不错的扩展支持。

全覆盖的散热装甲一体式的I/O散热装甲+VRM散热片的设计,散热片内部还加了导热管以及高效导热垫。散热装甲下是16+2(A)供电模组,完全可以满足这次装机的锐龙9X3D的供电需求。

从顶部可以看到散热装甲内部的导热管。

双8Pin高强度供电接口。

延续了GENE的传统,只提供了两个DDR5插槽。支持AMDEXPO技术,可以让用户轻松提升频率。而且华硕的AEMP技术可以自动监测内存芯片优化时序、频率以及内存电压参数。当然MHz肯定还是目前最适合AMDAM5处理器甜品级的频率参数。

DDR5内存插槽一旁是DIMM.2接口,已经是二代了。这次也更名为GEN-Z.2了。

显卡易拆键也有保留,侧面还有支持60WQC4的前置20Gbps的Type—C扩展接口,当然如果和前置USB3.0一样设置成侧向安装的就更好了。

此外主板上下位置还都专门为超频玩家准备了各种方便的按键,方便让超频玩家可以方便设置超频参数、重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配合ROG电压监测卡,可以是通过显示CPUVcore、VCCIN以及SystemAgent的波形图,来监控显卡或者电源等硬件参数。

I/O接口方面提供了两个40Gbps的USB4接口支持最高8K的视频输出,很大程度的满足玩家的扩展需求。此外还有6个支持10Gbps的USB3.2接口和2个USB2.0接口。网卡方面WiFi6E+2.5G网口的组合在这个阶段算是标配了吧。

如果说我对XEGENE有哪些不满足的话,可能就是对于扩展接口较少的问题了。当面为超频而生的XEGENE可能选择它的也不是冲着扩展便利去的。主板上提供了一个PCIeX16的PCIe5.0接口,以及一个支持PCIe5.0的M.2接口。

如果需要更多的扩展M.2SSD硬盘,可以使用ROGGEN-Z.2模块来实现了,如果你还要其他支持ROGGEN-Z.2模块就可以直接把准备好的系统盘放在ROGGEN-Z.2模块之中,就可以多设备切换硬盘了。

ROGGEN-Z.2模块可以在正反两面安装两个M.2SSD硬盘,正面支持PCIe5.0背面支持PCIe4.0。

安装效果如图。

处理器方面选择了刚刚更新的AMD锐龙9X3D,作为新一代游戏旗舰处理器用来搭配ROGXEGENE刚好不过了。

散热方面,之前就考虑新款处理器的发热情况,所以选择了追风者最新推出的GLACIERONET30Gen2,不知道不觉GLACIERONE都已经更新第二代了。而且本身这次锐龙X3D系列处理器温度都控制的非常优秀,这也让X3D在GLACIERONET30Gen2的压制下AIDA64的压力测试控制的非常优秀。

追风者GLACIERONET30Gen2产品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带来了最新第八代Asetek冷头,最大转速可达rpm。标配三把T风扇,T风扇之前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在玩家心中一直都有不错的口碑。而且中间甚至还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T最大转速可达rpm,整体黑灰配色设计。风扇四角有软垫可以减少共振。

风扇背面轴心处可以看到转速模式,提供了//三种最高转速选择。

冷排整体采用黑色设计,厚度30mm,实际内部冷排厚度大概27mm。内部有12条水道设计,整体做工不错。

冷头与之前有不小的变化,改掉了之前可分离式的设计。但是整体造型思路延续了之前的设计语言,中间依旧是无限镜面设计元素配合两侧的灯带设计。不知道什么时候追风者会推出自带屏幕水冷产品呢?毕竟本身就是长方形无限镜面设计,天生就有替换屏幕的优势吧。

底部是纯铜材质,预涂硅脂,安装还是很方便的。而且这次升级后扣具安装也更方便,本身第八代Asetek也是目前一体式水冷水泵最好的选择了,追风者GLACIERONET30Gen2不愧是一款旗舰散热器了。

水管特写,可旋转角度还是比较大的。

可能最大的变化是AMD扣具的变化,这个新的设计我是蛮喜欢的。intel扣具方面还是和之前类似。

存储方面选择的是宏碁掠夺者GM,宏碁掠夺者GM是宏碁旗下电竞品牌掠夺者推出的高端SSD系列。容量从GB到最高4TB可选,像是我选择的2TB版本目前京东价格只要,现在的SSD的性价比是真好。

宏碁掠夺者GM固态硬盘采用PCIe4.0技术,顺序读写速度最高可达MB/s,0MB/s。TBW(TB),质保5年。

侧面可以看到这款GM的石墨烯复合散热厚度要比很多类似的SSD导热垫都要厚上不少,差不多有1.5mm的厚度。日常可以保证SSD在高负载下冷静运行。宏碁掠夺者GM固态硬盘最大有4TB版本可选,配合石墨烯散热可以解决PCIe4.0SSD本身发热较高的问题。

这里我选择的是2TB版本,因为日常我作为游戏发烧友来讲。1TB的版本已经无法满足我游戏存储需求了,所以在有限的接口以及容量方面,我自然选择容量更大,性价比更高的2TB版本。也推荐最近选择装机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考虑2TB版本的宏碁掠夺者GM看看,性价比真的很能打的。

安装在ROGGEN-Z.2上的效果。

金士顿FURYRenegade叛逆者DDRGBX2CL32时序设计,这也是金士顿最新发布的高端DDR5内存。MHz的内存也是AMD锐龙系台式机处理器的一个甜品级的频率选择了。

外观上相比之前设计有了较大的变化,采用了铝制散热片以及RGB灯光加持对于喜欢RGB的玩家会是不错的选择。

整套配置还是需要一些个性化的RGB灯光元素点缀,金士顿叛逆者系列RGBD5就可以很好的起到点缀作用。

机箱方面选择了乔思伯之前更新的D31,这个只要就自带屏幕的MATX可是“勾死”我了。选择乔思伯的D31很多程度上也体现了整体装机方面坚持该省省该花花的主题思想。

D31的版本有些让我眼花缭乱了,我选择了带屏幕的Mesh版本。得益于电源前置的设计,让D31和D30一样拥有紧凑的外观。

机箱整体采用了大面积的开孔,安装难度基本没有。不过在安装水冷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下安装顺序。

机箱内部一览,4PCIe位设计很多玩家也拿D31作为ITX机箱搭配40系显卡装机。

得表扬一下D31机箱得背后设计,充分考虑了玩家的理线需求为装机留下了不少的便利。

带屏幕Mesh版多一个前面板的Mesh替换件。

屏幕后有一个Type-C供电接口,和一个MicroHDMI接口用于连接。

屏幕分辨率为*,可视角度尚可,日常用来显示主机参数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乔思伯也为玩家提供定制化的AIDA64显示预设可以选择。当然直接另外做一个方便设置的管理软件就更好了。

性能测试:

CPUZ查看处理器与主板、内存信息。单核多核成绩如图:

一起还做了处理器基础性能测试,R15测试多核分数为cb、单核cb;R20测试CPU多核分为pts,单核pts;R23测试CPU多核分为pts,单核pts。

Geekbench5测试单核成绩,多核成绩。

VrayCPU成绩。

CrytalDiskinfo查看宏碁掠夺者GM2TB基本信息,传输协议为PCIe4.0x4NVMe1.4标准。

TXbench测试读写如图(Txbench软件识别错误,宏碁掠夺者GM的型号并没有识别正确):

AIDA64内存读写测试成绩如图:

AIDA64CPUFPU测试成绩如同,可以看到X3D在追风者GLACIERONET30Gen2散热的压力下烤机测试20分钟后,处理器温度竟然只有59℃,处理器频率MHz。

游戏测试方面,选择有游戏内benchmark测试的几款游戏跑了P分辨率下游戏测试,具体帧数可以参考下图。X3D还是一款非常能打的处理器。

以上就是这样,不知道你最近有计划装一台锐龙X3D游戏主机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