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火升温操作
6.1点火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a)现场检查各有关设备的润滑情况及螺栓是否松动;b)检查预热器、窑及冷却机内的耐火衬完好情况,确保人员、支架、工器具、杂物等是否已全部撤离和清理干净;c)将预热器各翻板阀吊起,确认管道畅通无阻后,关闭整个系统的人孔门及捅料孔盖,并保证密闭良好;d)确认各阀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e)校准燃烧器角度及距窑口距离,并做好记录(依据生产过程中窑皮、胴体温度情况、耐火材料状况、熟料质量、燃烧器型式综合考虑后进行燃烧器校正);f)根据工艺要求向窑操提供升温曲线图;g)确认窑头喂煤仓内有足够的煤粉,确认柴油泵站有足够的油量满足点火升温要求,检查油枪是否正常,并做好点火棒;h)各专业人员进入岗位并完成各项准备工作;i)窑操作员、巡检工应对本系统全面检查了解,以做到胸有成竹,并将准备工作、检查情况及结果全面真实地写入交接班记录,并将存在的问题向分厂主管领导汇报;j)相关专业和部门点火会签后,接点火指令,通知原料、烧成、煤磨、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人员将各设备、仪器仪表送电,通知水泵房送水;k)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本系统所有设备的现场控制转入中控位置,检查各设备、仪器是否备妥;l)通知空压机站启动各有关空压机,中控启动窑尾排风机润滑系统,启动窑减速机润滑系统,并通知原料操作员检查电收尘排风机情况,准备开机;m)确认单机试车及联动试车正常;6.2升温操作
a)通知原料操作员启动排风机,调整各风机入口挡板开度,使窑罩压力在-20-40Pa左右,打开燃烧器上内外流手动挡板,中控将变频调速器调至最低(带变频器),启动一次风机,并适宜调节转速;b)启动点火油泵(冬天时油泵需提前打入循环运行状态),调整供油油站出口压力为2-2.5MPa,开始向窑内喷油,将点火棒点着,从窑头点火孔伸入,使点火棒前端靠近燃烧器喷咀前下端,进行点火;c)确认柴油点燃后,调整内外流风挡板开度,以得到较理想的燃烧状况;d)升温曲线:(每次升温前由工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e)喂煤e.1)当窑尾温度达到℃时(或根据升温曲线要求),通知煤磨现场巡检工检查窑头送煤设备是否正常,得到回复后,启动窑头喂煤系统;e.2)喂煤转子秤设定3t/h开启后减煤至0.5-1.0t/h,刚开始喂煤时,要避免熄火(特别提醒煤仓加生料粉后更要注意),操作要平衡,注意调整各风机挡板及燃烧器内、外流开度,做到既保证煤粉充分燃烧,风量又不过大。注意:窑内温度过低时,不得随意单独用煤粉升温;e.3)注意观察预热器系统各点温度及窑尾温度是否正常;发现预热器A、B系列温差大时及时通知现场巡检工检查,避免溜子堵塞;e.4)根据升温曲线及现场观察,进行加煤、减油,(或尾温>℃可停止喷油,具体情况根据各燃烧器型式和煤质情况不同而定)同时调整风量,使得充分燃烧,并保持火焰正常,尽量避免烟囱冒黑烟,严格控制预热器出口CO含量在0.1%以下。f)升温中窑的慢转:(见表一)注:①雨雪天气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缩短慢转窑时间(建议间隔时间比正常时减半);②预热器出口气体温度达℃以上时,窑尾排风机必须慢转;③通知润滑人员对各挡轮带内抹油,并在慢转过程中给托轮轴淋油;g)首次升温(新窑)或当主烧成带大面积换砖,需从窑口向内铺适宜熟料层,厚度为mm,防止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及柴油落入砖中,破坏耐火砖;h)当窑内大面积换砖时,在尾温升至℃,可进行预投料:投料量30t/h,时间:20-30min;预投料时,窑必须连续慢转并注意预热器各点温度变化情况;i)升温曲线:k.1)窑内砖进行挖补或换砖<10m且系统浇注料修复不多,升温14h。k.2)窑内烧成带换砖10m≤L<20m,或者40m以后换砖长度L≥20m时,升温16h。窑内烧成带换砖≥20m,或窑口、窑尾(含舌形板)更换浇注料时,升温18h。k.4)窑内未换砖且停窑在24-48h以内,升温10h(停窑期间,遇阴雨、雪天气,升温时间可适当延长至12h)。k.5)临停24h以内升温:①临停4-12h小时以内,窑按1/2停机时间升温;②临停12-24h,窑按1/3停机时间进行升温。k.6)备注:①烘烤温度以窑尾温度为基准;(耐火砖砖面温度是窑尾温度的1-1.5倍)②当窑尾温度升至-℃时,可考虑油煤混烧;喷煤初期,操作应平稳,避免燃烧器熄火;③严格按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做到均衡上,不回头,由前向后升的原则;④根据用煤量及升温时间,合理调整一次风机转速和燃烧器内、外流开度,保证油煤完全燃烧,避免CO出现;⑤严格按规程进行窑慢转;⑥慢转过程中,注意托轮温度变化情况,及轮带与托轮啮合情况;⑦更换窑口浇注料时,烧油烘烤期间,慢转窑每30分钟一次;油煤混烧初期,每20分钟转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