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之“6.8.3防短路结构”要求短路宽度大于16mm时,应设置防短路结构。这又是一条惜字如金的规定。API-的7.5.5BypassSealingDevices也有类似的规定。GB/T是抄API或TEMA的,不知道是为了避嫌还是什么原因,APIFigure3那么明白清晰的一个配图,没抄,自己画了一个半拉子。
APIFigure3
结构形式标准上作了规定。但标准中还有几点未尽之处,可以通过其他一些资料来学习一下。
按照Tinker提出的壳程流体流动模型,壳程流体可以分为5股流体:A股流体为折流板管孔与换热管径向间隙的漏流;B股流体为穿过换热管间的横流流路,即进行换热的主流体;C股流体为管束外侧与壳体内径间的通道;E股流体为折流板外圆与壳体圆筒内径间隙通道内的漏流;F股流体为多管程分程隔板区或者U形管程间宽通道流道内的漏流。
壳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B股流体所占比重,减少其他各股流体。对于C股流体可以通过设置旁路挡板,来强制其流入管束间隙参与换热。
(1)、卧式、左右缺边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物料从旁路短路的可能性较大,应根据需要考虑安装旁挡板或假管。(引自钱颂文.换热器设计手册.之4.5节,P)也就是说,立式换热器,以及折流板缺口水平布置的卧式换热器一般不用考虑。
(2)、所有的旁路挡板、挡管及中间挡板均应设置在折流板组装后的非圆缺区域内,如果设置在弓形区域内的两侧,不仅不起作用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压降。
(引自王海波等.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分析与部分结构设计.石油化工设备,,34(4))
这句话有点不太好理解,可以看一下马炳贤.压力容器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解析.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6)一文中的图7,图中(b)、(c)的旁路挡板都是不正确的。
马炳贤一文图7
(3)、与(2)类似,有的设计单位也规定,旁路挡板的长度方向应与弓形折流板缺边的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即旁路挡板长度方向为壳程壳体的直径方向)。若二者相互垂直是错误的。下面两个图,第一张图是正确的,第二图中旁路挡板的布置是错误的。
上述Tinker壳程流体模型可参考以下两篇文献:
[1]黄鸿鼎.流路分析法(I)——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及压强降计算方法.石油炼制,,(10)
[2]王海波等.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分析与部分结构设计.石油化工设备,,34(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