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在公司已经做了十年了,工作能力很强,而且公司的领导非常的赏识他,但是由于他做错了一件事,这家极少开除员工的公司,把老李这样的熟手开除了!
老李是一家公司的资深车工,有一次,在中午午休前,他为了赶工作,要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于是他把机床上的挡板拆了下来,因为这样会使他的工作效率提高很多,但是这个挡板是保护工人安全的,公司也一直有这样的规定,在工作中,一定要安装挡板进行作业。
老李拆下挡板之后,工作更加顺手了,干的很快,但是这一幕被领导看到了,领导先问了老李为什么拆下挡板,然后严厉的斥责了他,因为公司这些规定,新员工都是必须知道的,作为一个老员工不应该这样不守规矩。
领导目视着老李把挡板装上,然后又站在那里把老李训斥了半天。
老李有错在先,领导又狠狠的训斥了他,他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以后注意就行了。但是第二天他刚到公司,就被老板叫到了办公室,老李在这间办公室受到过很多的荣誉勋章,但是今天貌似气氛不太对,果然,他收到了被辞退的通知。
老板亲自对他说的辞退,虽然很惋惜,但是老板说的话也对:身为一个老员工,你不可能不知道公司的规定,挡板是保护工人安全的,你为了赶工就把挡板拆下来是非常不对的,工作做不完可以通过其他时间补充上,但是如果由于操作不当让你失去生命,那么公司赔偿再多也没用!
老李含着眼泪走了,他在这几年工作中有过荣誉也犯过错误,但是这一次,他知道他触碰到了公司灵魂的东西了。
公司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公司管理中不出现破窗效应,如果一旦开了一个口,那么很多员工就会犯同样的错误。
什么是破窗效应
一个建筑物的玻璃损坏了,如果没有人去及时修复,那么别人看到这个破损的玻璃之后,就会收到某些暗示性的破坏活动,从而把其他玻璃也打碎。
相反如果一个建筑物的玻璃是完好的,那么路过的人看到了也不会去打破它,这些玻璃能够完好的保存很久,如果一旦有一天有一块玻璃被打破,那么剩下的玻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被打破。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
破窗的出现,给人们好几种心理暗示:
颓丧心理,公司的东西坏了没人修,公家的物品也没人管,时间长了,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度就会降低。
弃旧心理,反正都已经旧了破了,那就让他继续破旧下去吧。
从众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导致了破窗效应的发生。别人能打破玻璃,我也能打破。所以所有的玻璃都被打破。
投机心理,看到便宜就占,有机可乘就上。这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破窗效应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很多事情都是在环境的暗示和诱导下发生的,所以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比如一个公交车站,人们都在很有序的排队,那么后来的人也会很有秩序的进行排队。这时候就算是有人想插队都不好意思。
而如果这个公交站的人们都乱堆在一起,公交车一来,都争先恐后的向上挤,那么后面想要有秩序排队的人也没有耐心继续排队了。
在一个景区,一开始环境不好,游人也都乱扔垃圾,导致整个景区好多垃圾,工作人员多次警示都不管用,后来甚至罚款树立警示牌都不管用。
然后有人想了个办法,就是大力整治景区的卫生,他要做的事不是制止游客乱扔东西,而是把景区打扫的特别干净。经过短短一周的时间,景区就变得非常干净,而且这时候游人们也不再乱扔垃圾了,景区的卫生从那以后保持的很好。
人们之所以在之前乱扔东西,就是因为景区的卫生不太好,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也就不注意环境卫生了。
任何的不良现象下,都在传达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无限的扩展下去,哪怕是一种很小的很细微的不良现象。
如果这时候不加以制止,那么会导致更多不良现象的泛滥,就相当于会有更多的人参与打破玻璃的行列。破窗效应就此诞生。
怎么杜绝破窗效应
人们在提出破窗效应的时候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在第一块玻璃被打破后,应该立即进行修复,使其还原到以前的样子,这样破窗效应就不会继续了。
比如上面老李被开除的例子,虽然公司很不想开除他,但是他打破了公司的“玻璃”,公司要想修复“玻璃”,防止破窗效应,就必须把老李开除。
如果不开除他,那么其他人肯定还会有这么做的,如果真的出了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公司发现一些人违反了公司的规定的时候,就应该马上进行制止,并作出行动,防止这种现象进一步扩散。
比如现在互联网公司,公司的代码都是绝密的,如果发现有员工泄露代码,那肯定是要及时开除的,这触及到了公司的核心,而且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发生。
公司只有及时矫正和修补正在发生的问题,才能及时制止这种问题的蔓延。
其实中国有这样的成语,亡羊补牢、防微杜渐都是这意思,这都是为了防止破窗效应发生。
所以在管理企业中,一旦有人触碰到了公司的核心,在他打破了第一块“玻璃”的时候,就要及时的进行修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