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口的环境,地下管网和路面建设

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环境建设,给城市一张美丽的名片

实事求是地说,你们是不是感觉,从汉口、汉阳、武昌一路过来,走到沌口这边,越走越开阔,越走越舒坦?

转变城市环境建设理念

城市环境建设,首先是给人的观感如何。我来了开发区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理念的改变。

一个是提出房屋建筑形态,要“趴”着,不要竖得老高。

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越来越追求密集,到处都是高大的建筑体,川流不息的人群,永远也不能完工的工地,给人们的生活体验非常差。但是,我们沌口这边,要追求安静、开阔,让人们在劳作之余,有一种放松和休闲的感觉。所以,我提出建筑形态要“趴”着,让人看得见天际线,一瞄过去就很通透,而不必非得要仰着去看一栋楼。我在开发区工作的4年半,可以说没有盖过一个高度超过体育中心的楼,都是“趴”着的建筑物。

再一个就是提出,将城市绿化概念调整为发展园艺。

过去大家叫城市绿化,我提出来叫做园艺。绿化的概念比较单一,但园艺需要有色(颜色)和相(品相),以及色和相的统一。譬如过去的国道,确实都是绿色植物,绿油油的,很好!但是缺色缺相。现在你看,我们开发区的树有各种颜色,金色的,褐色的,黄色的,各种颜色,特别好看。将各种不同的树,银杏啊,樟树啊,种在一起,色就出来了。像那个江城大道的绿化,我们以做园艺的理念,请武汉园林设计院设计,设计稿我给唐良智市长看,他说这要完成了不得了。最后,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建成了武汉市道路绿化的一个样板田。唐市长带着全市的分管区长和园林局长到我们这里来开现场会。

第三个理念,就是对湖泊、山体等自然形态的保护。

我们要逢山让路,遇水绕道,而不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跟他们说,山体、湖泊都有生命,你把它挖开了,生命就没有了,自然美也就没有了。路要修,但要尽量绕开山体和湖泊,离一百米以外再来修行不行?事实证明是可行的。我们无论是在对汤湖公园的建设还是龙灵山的改造中都贯穿了这一理念。

这几个基本理念,构成了我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

拆楼还绿和老房子搬家

这里讲两个小故事。一个是拆楼还绿,一个是老房子搬家。

拆楼还绿,说得是从东风大道向三角湖路转进来的那个街口,那个旁边有个天鹅湖小区,那个小区原来有一栋L形的楼房建在路边,让整个街口显得憋屈和逼仄。于是,我们下决心把它拆掉,把那个路口拉开,做成一个街边小花园形态。后来,歪打正着,这个地方成为了地铁口的预留地。

当时,我们为拆除那栋影响街景的楼房花费了超出市场行情的代价——因为人家住得好好的,你不多给钱人家不搬走啊。之后,我也经受了再三的审计和调查,但我们其中的确是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呀,所以站得住脚!现在看来,这件事是做对了,做好了!当时不拆后来再拆,肯定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再来说说跟这件事反向操作的老房子搬家。

下节我会谈到军山街道的整体搬迁。当时,在军山街那里拆了很多房子,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农民的老房子,上面有很多时代印记,譬如人民公社的礼堂,红砖墙、五角星什么的。这样的一些礼堂、民居,虽然不值钱,但它是历史的记忆啊。于是,我指定我们的绿岛集团把礼堂和五栋房子拆下来,原复原样地重新建造到北太子湖边,做成一个历史的记忆;同时,把人民公社礼堂做成会议室和食堂,把五栋民居做成客房,使它成为一个旅游休闲产品,产生经济效益。

地下管网和路面建设

地下管网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我们城市环境建设的不足首先就反映在地下空间建设的严重不足。这也是整个武汉市的一个短板,离国际大都市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现代大城市,一定是地上一层,地下起码有两到三层。

地下管网也是开发区的一个弱项和短板。我来了以后提出来一个提高标准的傻办法,就是如果已有的标准是一我们就做到二。具体地说,譬如要求下水管网直径为一米,我们就把它做成两米,所有的地下管网标准都按这个原则实施。提高标准带来的成效是看得见的。就说在近几年夏季的城市水患中,东湖淹,南湖淹,汉阳淹,到处都淹,但是我们沌口不淹。那些说我们开发区城市化率不高的人,其实是不了解情况,我们用在地下的钱比其他地区要高得多。所以,我们在遇到极端天气时,就不会受影响。

另一个办法,叫尽量少用硬覆盖路面,就是现在说的“海绵城市”,要让路面下有海绵式吸水功能。这种海绵路要有五层处理,泥巴下面要垫沙土、矿渣土什么的,让水往下渗,这样黄泥巴就不会流到路边人行道上。国外的道路就是这样处理,但我们的工人不会做,只好专门组团出去学习,拍回来图片进行交流。我们还制订了开发区总体市政建设的一个标准,一个方案图。譬如道路边种的那个树,我们的习惯就是树旁边要一圈高高的站卧石围挡,这样水就被挡住流不下去。我们就搞一个标准,要求路边的树和花坛跟路一样齐,要保证泥巴不露在路面上,而水又能够进入到花坛的泥巴里。

第三个,我们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要求城市道路建设不用花岗岩和大理石。我们用高标号的水泥做出来的模板就很好。像东风大道高架桥,水泥模板拼接非常好,光滑无缝。我们请美术学院的师生做水泥标准件设计模版,规定尺寸,还要带有美术色彩和曲线、造型。后来跟武建共建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水泥模板供不应求,他们说还要再扩充两条生产线。唐良智市长来这里召开全市现场会,说:“你们看朱毅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学。”我们花坛旁边的那个挡板,就是站卧石,过去都是用石材,现在全部都用水泥模板,既经济又环保还美观。

龙灵山生态公园和十里花海

关于城市环境建设,我想重点说一下对龙灵山公园的改造和生态建设。龙灵山那个地方所在的海拔只有多米,整个区域有27平方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山的一边是沌口,另一边是军山。我来之前修了一条军山第一大道,相当于把这个山的颈子剁掉了。后来我们修有轨电车,是从旁边绕过去的。

这座山过去是蔡甸炸山取石的地方。炸山取石形成了一个一个大坑,后来又往这些坑里堆垃圾,成了一个大垃圾场。有一个大坑,常年积雨,深得像水库,差不多有多亩。整座山看起来就像鬼剃头。我当时看了也很头痛,说这个怎么弄呢?后来受李宪生市长抓蛇山公园改造的启发,把原来靠抱冰堂那边的房子统统拆了,把山体都露出来。还有唐良智市长,他把那个马鞍山公园里面的山体都修复了。于是,我就提出对龙灵山的生态改造,一是要修复山体,二是要改变植物。因为龙灵山的旁边就是珠山湖,改变植物,种上一些坚果类树木,就能吸引候鸟来过冬,形成山、湖、鸟的和谐共生。

修复山体工作很复杂。那个山上面要是直接覆土是覆不住的,要先铺铁丝网,在网子上面种一些能够钻到石头缝里面的草,然后在那个草上面再来覆土,再敷一层网子,再来种相应的一些草或者一些植被。这样做下来,修复后的山体变得非常漂亮。阮成发书记和万勇市长专门组织市里各个区过来看。修复山体的同时,把那些垃圾坑全部清出来然后填土,之后种上了一种国内叫芝樱花、别名叫福禄考的从日本引进过来的樱花,每年大约在清明节前后盛开。到了这个福禄考的开花季节,整个山林十里花海,非常壮观。建成后开花的第一年,长江日报登了我们十里花海的照片,我还以为是P出来的。后来我们去看了,的确很壮观,很美丽。一下子,观花的人潮就涌过来了,人山人海。这又给管委会出了个大难题,靠哪个队伍来管理这个观花人潮呢?

龙灵山的生态修复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一百个人就有二百个人说建得好。在建的过程中,关于站台的修建,湖泊的处理,各种细节,还有不同树种的位置,我都跟他们一一交流沟通。我还建议他们在里面搞点商亭,卖个茶水什么的。随着山体的修复、树种的改变,硃山湖的候鸟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我们就把东湖的“鸟语林”引进过来了。14“鸟语林”从生意的角度经营得不是太好,那个老板就是一种爱好,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来做这个事情,我们的龙灵山也需要这个功能,所以支持他做。我离开之前还专门跟胡亚波主任说:“你要支持、关心一下这个事情。”

城市家具建设,文明是首选

我们的产城融合和城市环境建设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城市家具建设。什么是城市家具呢?譬如公交站,站牌、坐椅、路灯、花坛、公用厕所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家具。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沌口公交站这几年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除了站牌、坐椅这些变化,重要的是引进了港湾式停车概念,新修的道路,都有港湾式停车区域,大大提高了公汽运行和候车人的安全。

再有一个是路灯建设。过去除了江大门口、南太子湖、体育中心这几条路上有路灯,大多数道路都没有路灯。我跟他们说,一个城市连路灯都没有,还叫什么城市?还创什么一流啊?

更重要的是公厕建设,人有三急嘛。我专门组织大家去看公厕,最后得出结论,全开发区只有体育场游泳馆旁边那个公厕还像个样,其余的都不行。这样,他们出差时专门去考察别人的厕所,拍了好多照片回来学习参照,一条路一条路地去改造。我跟他们强调,一是女厕所蹲位大于男厕所,这个没有强制国家标准,但它符合实际需求,有科学性。我们的图书馆、美术馆、戏院的厕所,就是女厕所蹲位远大于男厕所的。这个不是钱的问题,就看你想不想得到。还有残疾人通道、无障碍通道,扶手是否顺手、冲洗是否方便等等这些人性化考虑,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我们开发区,好的风气正在形成中。

商业设施与社区建设

开发区的商业网点,“十一五”末的时候只有7万平米,现在建成的有50万平方米,总投资70个亿,“十二五”期间实际新增了43万平方米。其中,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永旺商城。仅一个永旺商城单体就有27万平方米,是永旺系列中亚洲最大的一个店。

永旺梦乐城,吸引了全市消费者的目光

永旺商城是日本人投资建设的。他们年拿了地之后一直没有动工,一直到年底才开工建设。原因可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还想从我们这儿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另一个是对这个地点不是太满意,他在等环境建设跟上来。15

年年初那会儿我刚来工作时,谈的前一两个项目就是永旺。当时,在老管委会的那个二楼小会议室,天气已经有点热了,日本人穿西服打领带搞得很正式。他们提的那些条件,我们很快就答复他们了,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正儿八经地开工。我一直催促他们早点开工,直到年底才开工,年才营业。开业当天的销售额就刷新了永旺的纪录。经营不到一年,由于业绩好,店长就升任为中国区总负责人了。

还是那句话,知道效果好,没想到这么好。一个永旺商城,把全市老百姓的消费目光都聚集过来了。我们也是给了他们蛮多支持的。譬如,在永旺的A区和B区中间的那个通道,上面是经营场所,但下面是道路,土地使用权不归他,他们只有房产证没有土地证。日本人认为你不给我办两证,那我就不能经营。当时,相关部门,谁都不敢拍板。最后我急了,为了能让他们及时开业,以满足周边群众的生活需求,发会议纪要,依规给他们办了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证。

永旺商城还做了一个时为武汉市最大的巨幕影院,大概有多平方米,这也是我们要求他们做的,以提高开发区娱乐设施的档次。

郭徐岭商业网点,乡愁和老字号

为了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在郭徐岭那边盖了一个有武汉市各种老字号的商业城。这个跟永旺不一样,完全就是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需求。在这儿有中百仓储,有户部巷,有老通城豆皮、蔡林记热干面,有芙蓉包子、糊汤粉,各种老武汉的这些老字号早点一应俱全。当时,为了把武汉市的这些老字号搬过来,专门找了市商委管餐饮服务的处长,请来了好些老字号的掌门人。这对开发区的管理者也是一个新课题。从选址到立项、改造、如何承包、出租,也给开发区的干部上了一堂商业经营课程。

从沌口到沌口、沌阳的轮回

我在开发区工作期间还做了一件事,就是将沌口街道一分为二,分设为沌口、沌阳两个街道。为什么要拆分呢?

早期,沌口、沌阳就是两个街道,年从蔡甸区分出来交给开发区管理。16当时,这两个街基本属于乡镇,地大人稀,所以,在段轮一同志任开发区书记期间,将两街道合为了一个街道,当时,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我来的时候,是两个街道,一个沌口街,一个军山街。军山街面积有一百零几平方公里,沌口街有九十多个平方公里。两个街的面积都非常大,军山街人口少一些,有十几万人口,而沌口街的人口则非常稠密。面积又大,人口又稠密,产业结构也很复杂,所以只设一个街道根本管不过来,到了非分不可的时候了。因此,我们决定将沌口街一分为二,再还原为一个沌口街和一个沌阳街。

这个一分为二的工作,做起来工作量也是蛮大的。人财物的分割,区域的重新划分,产业结构布局的划分,都是要认真考量和细化的。只有把工作做细了,做到位了,才能有效推动这两个区域的未来发展。这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们这个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和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

事实证明,这个一分为二的工作,符合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为之后的产业园区建设打下了很好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区工作基础。

受农民欢迎的军山街道整体搬迁模式

年6月26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发出通知,正式将蔡甸区军山街移交武汉开发区托管。军山街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8.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68平方公里。随着军山街道的划入,开发区的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倍还多,达到了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域,要把它转变为一个工业区域,要将分散的落后乡村改造为新型的现代城市,这个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就重点谈谈军山街道的整体搬迁模式吧。

整个军山开发模式和之前对沌口、沌阳的开发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开发区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不同。所谓区域开发,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农民搬迁。开发沌口、沌阳的时候,开发区政府手上没什么钱,只能一点一点地搬,一块地一块地地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又形成了新的城中村,十几年前搬迁的那些农民现在又面临二次搬迁。

军山就不是这样子做的,它是整个街道一次性搬迁完成。在整个余平方公里范围内,统一的拆迁安置政策和补偿标准,先拆先搬的有奖励。同时,由政府提前在划定的区域建设组团式农民新村,这个农民新村不仅建设标准高,各种服务设施建设还考虑得非常周到。譬如那个龙湾社区,建得跟沌口这边万科的商品房一模一样。但是,比万科的商品房还要好。好在哪里?除了幼儿园、学校、养老设施这些标准要求,它还有独一无二适合农民需求的社区服务中心,也可以叫做社区厨房或者社区礼堂。所有的灶具设施都由政府配置完善,农民们无论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炸丸子、办酒席,都做得了,摆得下。彻底杜绝了到花坛里扎棚子、门洞里摆铁锅等陋习。

搬迁农民,就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传统和生活习惯,这是我提出来的。之前,搬迁的农民,停车棚架铁锅、道路上摆摊,总是禁不能止,但是你若是提前替他们想到了,解决了,也就不需要禁止了。

军山搬迁安置模式,当地村民个个都说好。我们不需要专门去维稳,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花架子工作,没有一个老百姓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军山整个农民社区建设期间,就由农民自己的村委会、村民小组,去进行定期检查,看施工的质量和配套的环境。整个军山小区建了万平方米,并且配套好、绿化率高、容积率低、建设质量好,现在那里的房子很值钱。我们当时每次开会都提出要求,要“规模大、配套全、质量高、管理好”。后来,特别是汉南区和开发区合并以后,我们都要求按这个四句话的模式来搞。规模大,要求建万人社区,至少要0人以上的社区;功能全,就是所有的功能要应有尽有,包括公社大食堂一类都应该有;质量高,讲的是建筑物的建设质量;管理好,就是要达到专业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近来我去了很多地方,还没有发现哪个开发区像我们这样花这么大的精力来搞农民社区的建设和配套,这确实我们还是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