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多数依河而建的东南沿海城市一样,每年台风带来的洪涝,历来是余姚最主要的天灾。
最近的一次洪灾出现在年。当年10月,在强台风“菲特”影响下,余姚出现持续强降雨,“相当于倒了68个西湖”,穿城而过的姚江,水位达到历史最高值3.40米,城区泡在水里长达一周,整个退水时间共用了6天18小时。
面对洪涝灾害,城市如何应对?“菲特”过后,余姚人痛定思痛,开始了一场长达6年、耗资数百亿元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直至今日,有些水利工程仍未完工,但余姚人已逐渐收获防洪信心。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评估报告显示:今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对余姚的威胁程度与年的“灿鸿”台风相当——姚江水位都达到3.13米高位,但给余姚造成的损失,“利奇马”只有“灿鸿”台风的一半。
6年里,余姚做了什么?这场防洪实验,又能给其他沿海城市带来哪些启示和经验?
“锅底”脱困
——百亿资金,投向六大工程
“遭遇大灾以后,人们对水利工程更加重视。”余姚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吴劭辉说。年“菲特”台风后,余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防洪能力。当地请来省内外水利、防洪、城建专家,对全市防洪排涝体系进行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
专家们发现,这是一座典型的“锅底”城市:南部是山地丘陵,北部是滨海平原,中部是呈带状、低洼的姚江平原,整座城市“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姚江干流穿城而过,同时又有数条南北支流汇入姚江。无论南边还是北边出现洪水,最终都汇入姚江。倘若姚江流域也有洪水,沿江的城区则更加危急。余姚历史上数次被洪水围困,都与特殊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姚江行洪,主要靠东排——姚江自西向东,与奉化江汇成甬江,最后东流入海。但从年起,杭甬运河进行四级航道改造,姚江被截弯取直,江面更宽、水流更急。对小流域而言,这样的改造可使行洪速度更快;但在更大区域里,姚江上游来水同样水势更猛、水量剧增。
但汹涌下泄的洪水,却常在姚江大闸处受阻。建于年的姚江大闸共36孔,单孔宽度仅3.3米,规模偏小。同时,入海的甬江也处于特殊地理位置,台风期间常会形成台风、暴雨、潮水“三碰头”,外海潮位长时间处于高位,使得海水倒灌内陆。
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出……针对这一困境,余姚委托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防洪排涝规划进行重新编制,提出“东泄、南蓄、北排(西分)、中疏、低围”的总体布局。年以后,耗资百亿元的北排、西分、姚江二通道及城区包围等六大工程陆续启动。
不久前,记者来到余姚,但见始于乐安湖、长达数公里的行洪隧洞已开始施工。不远处的马渚镇姚江江面上,一座跨度45米的瑶街弄挡洪闸已在建设之中。这是全国单孔宽度最大的平板钢闸门。
“这座闸,可能一年用不了一次,但真到抗洪时就能发挥关键作用。”吴劭辉说,下闸后,上游大量来水将通过北排通道排入杭州湾,以缓解余姚城区及下游的防洪压力。
这是余姚人寄予厚望的“西分工程”,总投资19.32亿元,是当地水利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建成投运后,将减少姚江上游向东排水量,减轻姚江、余姚城区乃至宁波的防洪压力。“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减少姚江上游5天东排水量万立方米;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减少姚江上游5天东排水量万立方米。”当地人介绍道。
上游拦下来的水,如何尽快外排入海?余姚的办法是扩大“北排”。
今年“利奇马”台风期间,位于陶家路江上的泗门泵站发挥了有效作用,以每秒立方米的流量排水。曾饱受洪涝灾害之苦的马渚、泗门等乡镇此次平安度汛。
按水利部门统计,以往姚江排水,东排占70%,北排占30%。“菲特”以后,余姚启动陶家路江整治,新增三条北排通道,拓宽疏浚河道72公里,强排泵站总流量达到立方米每秒,北排水量的占比将升至40%。
“打通一条流域行洪的‘高速公路’。”吴劭辉说,通过“西分”“北排”以及一系列河道整治,余姚迅速提升全流域行洪、分洪的能力,“等这些工程全部完工,‘锅底’的位置将不再成为制约。”
余姚城区防洪挡板安装。
内涝消减
——城市防洪,清偿历史欠账
今年9月5日,强台风“玲玲”逼近浙江沿海。余姚市住建局市政公用中心又搬出一整套“防洪神器”——多块金属防洪挡板,随时准备应急。
在8月的“利奇马”台风中,这些金属挡板在姚江沿岸加筑起一道高1米、长达3.9公里的防护墙。此外,余姚还在姚江城区段安装了1.2公里长的防洪玻璃挡板,同时浇筑混凝土堤防、建设生态防洪堤……目的很简单: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实现余姚中心城区的防洪封闭。
熟悉姚江水情的人知道,姚江水位标高一般在1.3米至1.6米,1.9米为警戒水位,一旦达到3米就会开始倒灌,先是低洼地积水,随后就是城区被淹。
排水能力与城市发展脱节,这是越来越多城市遭遇的现实困境。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雨水调蓄能力却越来越差。”余姚市水利局水害灾害防御科科长陈吉江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余姚的水域面积每年减少多亩,到年,全市水域面积占比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缩减至5.27%。
尤其是城区,大量的地面硬化导致雨水初渗减少,几乎所有雨水都汇入河道形成径流,行洪排水的压力加大。这直接导致“小雨量、高水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利奇马”台风中,余姚的降水量为.4毫米,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但姚江水位却达到3.13米,接近20年一遇标准。
面临这一困境的不只是余姚。中国东南地区的中小型城市,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有河流贯穿其中,但城区防洪标准都偏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多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多座,而中小型城市的防洪标准更低。
“菲特”过后,余姚开始全面实施“城区包围”,城区堤防加固工程、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纷纷启动。如今,打开余姚城区的防汛地图可看到,纵横交叉的河道,将余姚主城区分割围合成一个个圩区,“每个圩区,都按5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了堤防整治。”吴劭辉说,截至目前,余姚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封闭式”防洪,“所有防洪挡板安装好后,可基本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位。”
城区包围,可阻挡江水倒灌入城。但城区的积水如何有效排出?
年开始,城区低洼地改造全面启动。“我们在主城区梳理排摸出16个低洼、易涝区域,逐一进行改造提升。”余姚市住建局市政公用中心副主任沈重重说。此外,余姚还投入多万元,对全市公里的雨水管网进行清淤、检测、修复,对25座排涝泵站进行改造提升。今年7月底,全市16个道路积水点及铁路后楼家区块改造全部完工。
位于候青江、东江交汇处的火车站以东区块,以前年年被淹,最高时积水可达1米,改造提升后,安装在此的强排泵站以每小时5吨的排水量往外排水,终于不再被淹。
“现在,整个城区分布着33个强排泵站,一遇积水就往外排水。此外,我们还配备了9台移动泵车,总排水量达到每小时1.8万立方米。”沈重重说,防洪堤坝改造、低洼地改造、泵站提升……余姚逐一补上城市防洪短板。
陶家路江泗门泵站工程。
全民应急
——构建体系,随时临战状态
台风来袭之时,伴随狂风暴雨、洪水围困的,还有道路不通、通讯中断、停电断水等突发状况。防灾减灾体系如何完善、社会资源如何充分调动,同样考验着一座城市的应急能力。
“经历‘菲特’,我们发现,不只是水利工程等硬件设施上有短板,在隐患排查、应急动员能力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余姚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刘颖苗说,除了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外,余姚开始重点建立一套全民参与的灾害应急机制。
今年8月,浙江海强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3艘冲锋舟被临时征用,与市应急部门的7艘冲锋舟一起,紧急送往台州临海,支援当地台风救援工作。
“浙江海强”是余姚当地一家生产冲锋舟的企业,每月生产能力达艘。如今,公司已与市应急管理部门签署了应急物资“社会化代储”协议:一旦出现洪涝灾害,公司生产的冲锋舟将优先作为全市抗灾物资投入应急救援。
这种“社会化代储”模式,正是余姚近年来尝试建立的。“我们对全市各类可用的应急资源进行排摸,并建立了数据库。”刘颖苗说,目前,全市应急部门可调用的各类应急运输车辆已达辆,可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投入到物资运输、人员输送中。
通讯中断,是台风灾害中最常出现的突发状况。“供电中断或油料中断,都会导致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基站无法运转。”刘颖苗说,为避免这一状况,余姚要求三大运营商在汛期前备足油料,确保应急发电机正常运转。
不仅如此,如今余姚每个乡镇都配备卫星电话,在全市构建起一个应急通讯网络。年,一支由6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在余姚成立。在全市通讯中断时,这支队伍可在十几分钟内,搭建临时无线电联络基站,信号覆盖整个城区。
除了人员密集的城区,偏远山区同样是台风中最容易出现灾情的地方。年以后,余姚投入多万元,在全市个行政村,设立0多个应急广播。这些应急广播,在电源中断后,还可使用太阳能供电,确保山区信息畅通。今年“利奇马”来袭时,余姚8个山区乡镇、4个杭州湾沿岸乡镇,都使用了应急广播,在灾情提醒、人员转移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各种自然灾害接连出现。“构建一个全流域统筹、全社会参与的洪涝灾害防控体系,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刘颖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