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负荷、零缺陷、系统性风险杂谈
1、一些同志老讲负荷变动频繁,对设备影响巨大。我也认为应该优化电网调度方式,现在这样调度是极其不合理的,对机组设备肯定有所影响嘛。我记得我在老单位的时候,是按厂调度负荷的,后来到了这个省,变成单机调度了,这个确实不科学,不应该,是管理上的退步。
不过,机组也没有那么脆弱。我们的同志,把这个影响讲夸张了。如果负荷一直是固定的,也一样会有不利的结果。比如对设备来讲,很可能汽水系统的阀门啊,风机连杆、风门调节挡板啊,诸如此类,在某个特定位置(部位)就出现问题了。对人员来讲,有的电厂运行人员可能会连磨煤机启停也操作不好,更不要说启停机了。凡事都有两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说好的时候,就全部都好,没有不好。说不好的时候,就全部都不好,没有一点儿好的。这是不客观的。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制造舆论,要挟领导。非常不好的文化。
图文无涉。2、关于所谓零缺陷、零事故。
零缺陷这个事,常常每过一段时间,就有领导作为要求提出来。也没错,理论上,一切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这话是在满足一切边界条件的前提下。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系统,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的。也就是说,你的体系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你的输出:设备当然做不到零缺陷。实际上,你去看所谓达到零缺陷的厂,都是有特定的定义的,比如没有重大缺陷,比如小缺陷8小时之内消除就不算缺陷。像这样零缺陷的厂,实际上也就是吹一阵子。因为隔很长一个阶段之后,总会出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偶然事故。
从可靠性管理的角度讲,你也不可能是百分之一百零缺陷。设备缺陷嘛,我喜欢叫设备失效,我的理解,零缺陷非但没有可能,实际上,它也没有必要。我就问一句:你这电厂的机组设备系统是怎么设计的?所以我想,零缺陷问题,只是领导的一种导向,算是一种管理手段吧。不要非在字面上来回纠结,那纯粹是浪费脑细胞。
至于零事故呢,理由也同上。单个来看,一切事故确实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个也确实应该是一种理念,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事故的发生,比之缺陷更不容易、更不应该,性质更为严重。我们应该建立反事故屏障,或者叫反事故多道防线,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不要在这种口号性要求上去钻牛角尖,没有必要细究这些个什么叫法,你又改变不了什么,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多做具体工作,那是你可以着手做的。
3、系统性风险,这个,主要领导讲过的。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王之要事。这事,生技部门办得糊里糊涂的,有点不了了之的意思。我们又不便摩拳擦掌地去接上。我想,系统性风险除了集团的定义,即所谓单个专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此之外,还要考虑极端情况的叠加。现在,缺少一个模板,来指导各厂这么做。我们的电厂不是标准化设计,上面应该组织搞这样一个模板。这个,需要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现在大家就是沉不下心来啊,都想挣快钱,快快地放卫星,让领导看到,让领导高兴。打基础的工作,没有什么人做,做了也不做到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行业衰败和缺乏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