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最近上了热搜,这个只有三块砖头大小的橙色盒子,究竟有着怎样的神通?作为飞机专用的飞行设备之一,黑匣子能够把飞机停止工作或者失事坠毁钱半个小时的语音通过和两个小时内的高度、速度、航向以及爬升率和下降率都记录在内。
这也就意味着,黑匣子在事故溯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在“东航事件”发生之后,飞机黑匣子的制造商霍尼韦尔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话,会第一时间支持黑匣子解码工作。
直到这里,霍尼韦尔才揭开了他的“神秘面纱”。相信不少人对霍尼韦尔的印象就是“制造口罩的”,疫情期间还捐了不少口罩。
那么问题来了,霍尼韦尔公司是如何在制造口罩和制造飞机黑匣子这两个方面切换自如的?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
一切要从霍尼韦尔公司的历史开始说起。
“霍尼韦尔公司”的创始人
提到霍尼韦尔的发家史,就一定要提到霍尼韦尔创始人阿尔伯特.布茨的个人经历。阿尔伯特格.布茨于年出生在瑞士,在八岁的时候,他跟随家人从瑞士迁居来到美国。
年少的时候布茨就十分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东西,后来布茨长大之后索性做了一个发明家。要说这布茨也算是颇有些天赋,在年的时候,布茨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就研制出了一个叫做“风门挡板”的东西。
这个“风门挡板”从外观上看跟一个室内温度计差不多,但是与室内温度计不同的是,这个装置带有一定的调节装置。将这个风门挡板插在煤炭暖气炉上,如果室内温度低的话,这个装置就会调节大火炉,如果温度低的话,它就会再度将火炉关小。
这个装置本身也不是多么复杂,但是贵在巧妙且实用。所以不少公司试图购买风门挡板的发明专利。
布茨因为这风门挡板赚了不少钱,后来还直接开办了一个布兹电子温度计调节公司。在开办了公司之后,布茨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后来还迎来了一次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之后,这家公司也被改名为明尼阿波利斯调节器有限公司。
风门挡板温度自动调节工具
故事到这里,阿尔布特.布茨的前半生跟霍尼韦尔公司是毫不相关,没有一点干系。
但是阿尔伯特.布茨后面又结识了一位叫做马克.霍尼韦尔的,这个马克.霍尼韦尔与布茨是死对头,他成立了一家霍尼韦尔供暖公司,专门开这家公司来做热水器,技术也是十分不错,客源相当充足。
一家做热水器,一家做控温器,两家工作内容或多或少都有重叠。再加上当地的客户资源就那么点儿,去你家公司购买的人多了,那去我家公司购买的客户势必会少一点。
于是这两家公司便成了竞争关系,彼此都铆足了劲儿想要超过对方、。今天阿尔伯特.布茨的公司搞八折促销,明天霍尼韦尔的公司就要买一送一大促。老这么恶性竞争对两家公司的影响都挺大的,所以这两家公司一商量,将公司合并到了一起,共同经营业务。
在公司合并之后,新公司的名字改成了明尼阿波利斯——霍尼韦尔调节器公司。但是这个名字拗口又冗长,所以布茨主动跟马克.霍尼韦尔表示,干脆将公司改成霍尼韦尔算了,这样方便记忆,也利于产品推广。
既然布茨都做了这么大的让步,那么马克.霍尼韦尔也不好再推脱,于是当即表示:“按你说的办!”于是公司就这样被改名叫做“霍尼韦尔公司”。
霍尼韦尔公司是做热水器的,怎么去制造黑匣子了?
故事到这里人们可能会感到困惑,这霍尼韦尔公司本来是做热水器的,怎么后来去制造黑匣子了?至于疫情期间,他们公司怎么又去做口罩了。难道公司有这么多项目,在多个领域都有涉及吗?
这还得从布茨的性格特征开始说起,正是布茨的性格特征,才导致这个霍尼韦尔公司“涉猎广泛”。
原来阿伯尔特.布茨一向思维比较跳脱,也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于是在温控热水器这个行业做大做强了之后,他便想要尝试一些新的路子。
就这样,霍尼韦尔公司不断收购其他的小公司,一步一步将商业版图扩大到各个领域。
霍尼韦尔的版图究竟能有多大?简单来说,霍尼韦尔公司践行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名言,而这可不是夸张或者开玩笑。
举个例子,比如在工业安全这个领域。防弹衣大家都知道吧,在战场上,穿了防弹衣就像是武林高手有了“金钟罩、铁布衫”。这个防弹衣主要就是采用了霍尼韦尔的纤维技术。
不仅如此,霍尼韦尔旗防护镜、防护手套、警用防护棍等等,这些器具防护性能极高、应用广泛,并且斩获了多个国际设计大奖,毫不夸张来说,光这些发明专利,就够这家公司的所有员工吃一辈子了。
年的时候,霍尼韦尔公司嗅到了航空领域的商机。耗时短短两年,霍尼韦尔公司就发明了飞机自动驾驶仪。有了这个驾驶仪之后,飞行员的驾驶疲劳强度下降,由此空难发生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在年的时候,霍尼韦尔再接再厉推出飞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有了这个,飞机商业远程飞行最终得以实现。就此,飞机一跃进入“商业时代”。
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年发明的,当时霍尼韦尔公司看到了黑匣子的潜力之后,就在第一时间与发明者洽谈合作事宜。时至今日霍尼韦尔公司是全球黑匣子的最大制造商。
如今全球所有商用、防务和航空飞机上,都有着霍尼韦尔的产品。而此次“东航事件”当中的黑匣子,也是出自霍尼韦尔这个公司。
除此之外,波音系列的飞机上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零部件都出自霍尼韦尔公司,内容涉及到飞机的动力系统、机轮与刹车,甚至包括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工作系统等各个方面。
也就是说,要想制造飞机,就得依靠霍尼韦尔公司提供上游零部件,抱紧霍尼韦尔公司的这个大腿。
至于霍尼韦尔的军工系统则更是无比厉害,这个公司开发的燃气涡轮发动机是目前美国助战坦克M1艾布拉姆斯的主要引擎。
生活领域方面霍尼韦尔也有所涉足,目前霍尼韦尔是全球主要房屋控制系统的提供商。除了盖房子(这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事情),剩下的所有跟房子有关的都有涉猎。
我们对霍尼韦尔公司的印象就是“口罩供应商”,天大的冤枉!霍尼韦尔公司最强的项目是航空领域和军工领域,至于口罩,真的就是人家顺便制造一下,并且捐点口罩来做一下公益。
除了上述这些领域,霍尼韦尔公司在石油和天然气等方面均有涉及,目前随着生物工程项目的大火,霍尼韦尔还涉及到了生物燃料领域,并且很快就研发出了先进的冶炼技术,在整个行业内都处于尖端。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疑惑了,为啥这霍尼韦尔公司干一行成一行?这个公司究竟有什么秘诀?
霍尼韦尔公司成功“小妙招”
为啥大家都开公司,就偏偏这霍尼韦尔公司涉猎众多,在多个领域都有自家的产品,并且是“干一行成一行”,从“封门挡板”的小公司发展为如此庞大的企业,霍尼韦尔公司都做了些什么?
其实说白了,霍尼韦尔公司发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靠着不断的收购、合并、垄断。
在年的时候,霍尼韦尔就收购了TIme-D-Stat控制器公司,并且扩大了经营范围。在年的时候,霍尼韦尔公司又进一步收购了Sperry航空公司,而这家公司最开始是制造飞机内部部件的,在收购了这家航空公司之后,霍尼韦尔这才算是在航空领域“站稳了脚跟”。
年的时候,霍尼韦尔公司与联信并购。彼时联信是航空公司内的“大牛”,两方并购之下,算得上是“双剑合璧,天下无敌”,周围的小公司则是一片哀嚎。
在年的时候,通用公司再度向霍尼韦尔提出收购请求。当时通用电气是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如果这一次收购成功,霍尼韦尔便会彻底垄断航空领域。
当时欧盟也看不下去了,放话说:“收手吧,给别的公司留条活路。”如此一来,霍尼韦尔这才放弃收购通用公司。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疑惑:“这通用电器与霍尼韦尔两家都是美国的本土企业,它们想要收购,关欧盟啥事儿?欧盟为啥要当这个出头鸟。”
原来彼时两家公司都已经在欧洲开展了庞大的业务,再加上欧洲的空客公司也在做航空发动机这个项目,欧盟这次喊话,不仅是让霍尼韦尔给别的公司一条活路,更是让霍尼韦尔给自己留一条活路。
在尝到了收购带来的甜头后,霍尼韦尔公司便在收购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在年,霍尼韦尔收购NovarPLC,开拓了建材市场。在年的时候,霍尼韦尔再度发力,收购了化工企业陶氏50%的股份,并且一举掌握了石化和冶炼技术。
就这样,霍尼韦尔公司靠着并购其他公司,一步一步渗透到各个领域。
这种“吞并”的方式虽然值得诟病,却也依旧有可取之处。一来“赚钱嘛,不磕碜”,二来霍尼韦尔公司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又主动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在此次东航事件发生之后,霍尼韦尔公司就在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表示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如果需要的话,愿意第一时间支持黑匣子的解码工作。
相信在霍尼韦尔公司的帮助下,黑匣子的解码工作一定会早日完成,期待真相大白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