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鹏焚烧炉操作原理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bdfyy999.com/m/

一、焚烧炉燃烧控制理念

①垃圾经过进料斗及溜槽后,给料器将垃圾推到炉排表面进行干燥、燃烧、燃烬及冷却,垃圾在炉排上的停留时间约为1.5~2.5小时。

②一次风通过炉排下方设置的一次风室进入炉膛,供应垃圾燃烧所需的空气并对炉排片进行冷却;二次风通过设置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嘴进入炉膛,加强烟气的扰动,延长烟气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确保燃烧产生的烟气在燃烧室内℃以上的停留时间不少于2秒。

③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全部进入余热锅炉,产生的炉渣经除渣机收集、冷却、排出,炉渣的热灼减率不大于3%。

④给料量应与炉排运动相匹配,以保证上下炉排料层厚薄适当,火线适中,燃烧正常。

⑤燃烧调整的前提是确保炉膛温度℃以上、烟气污染物浓度达标,合格排放。

二、常见问题

1.料层调节挡板的调整:将料层调节挡板调整至水平位置或略微向上为宜。

2.炉膛负压:以炉膛出口负压为参考点,一般保持在-10~-20Pa为宜。

3.锅炉氧含量:在确保CO不超标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炉内氧含量,既可保证锅炉长期、经济、安全、稳定运行,又可有效降低烟气指标折算后的排放值,因为烟气污染物浓度的折算值是通过氧含量折算而来的,氧含量越高,折算值越高,反之则反之。一般而言,尾部烟道氧含量保持在3~4%左右即可确保炉内充分燃烧,CO合格排放。

(1)湿基值/干基值=1-H2O%

(2)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GB-规定的各项污染物浓度的排放限值,均指在标准状态下以11%O2(干烟气)作为换算基准换算后的基准含氧量排放浓度,按下式进行换算:

ρ=ρ′×(21-11)/{φ(O2)-φ′(O2)}

ρ′—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φ(O2)—助燃空气初始氧含量,%,采用空气助燃时为21

φ′(O2)—实测的烟气氧含量,%

4.上、下炉排运动速度的设定:上炉排前进后退速度40~50,下炉排前进后退速度30~40,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作出适当的调整。

5.上下炉排循环次数的设定:正常工况下,上炉排12~15次/h,下炉排根据炉排上渣的厚度做相应调整,渣的厚度以刚覆盖住框架梁为宜,一般4~6次/h为宜。

6.推料器推料步数的设定:正常工况下,5~9步,如果垃圾水分比较低,不易下料,可减少推料步数,反之,则应增加推料步数。

7.推料器前进、后退速度的设定:一般而言,前进、后退速度不宜设定过大,否则有可能造成液压泵供油不足,液压泵出口压力偏低,甚至引起油压低或电机过载保护动作而跳闸,一般设定为50即可。

8.料层太薄、炉排运动过快的危害:炉排磨损加剧,易导致炉排高温氧化腐蚀,缩短炉排片的使用寿命。如果垃圾热值较高,会造成炉膛温度较高,负荷波动较大;如果垃圾热值偏低,易造成炉膛温度低于℃,被迫投油助燃,负荷偏低。

9.怎样保持料层厚度的相对稳定:

①需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