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绿色建筑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

解读

日前,湖北省地方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发布,小编整理要点如下,供从业人士参考。

要点如下

本标准规定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术语和符号、技术指标、建筑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构造节点设计、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电气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新建、扩建和改建住宅、集体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的超低能耗节能设计。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进行节能专项设计。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如不能完全满足本标准技术指标的要求时(建议同类型建筑取最不利建筑进行性能化分析计算),应综合考虑当地技术经济条件,采用以建筑能耗值为目标的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建筑能耗模拟分析满足建筑能耗值。

——4总则4.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应以建筑能耗值为控制目标。

——4总则4.3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年供暖(冷)需求指标、

一次能源需求指标及气密性指标。

注:

1、表中㎡为供暖(冷)空间使用面积,住宅按套内使用面积计算。

2、年供暖、供冷及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为建筑一年内供暖、供冷及照明系统一次能源消耗量总和。

3、换气次数N50为室内外压差±50Pa的条件下,每小时的换气次数。

4、B区包含房县、竹溪、五峰、咸丰、利川、神龙架,A区包含湖北省除B区以外的地区。

——5技术指标5.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参数

注:冬季室内湿度不参与能耗指标的计算。

——5技术指标5.3

A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关键部位传热系数。

B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关键部位传热系数。

——5技术指标5.4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依据气候特征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基于湖北地区的气象条件、生活居住习惯,借鉴当地传统建筑节能措施,进行建筑平面总体布局、朝向、采光通风、室内空间布局等设计。建筑总平面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减少热岛效应。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应遵循“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以室内环境和能耗指标为约束目标,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

——6建筑设计6.1

建筑造型宜规整紧凑,避免凹凸变化和装饰性构件。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表中规定的限值。

——6建筑设计6.1

建筑各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宜大于表中规定的限值。

注1:

公共楼梯间、公共前室、公共走道、电梯间及电梯机房、外走廊及一层公共门厅的透明外门窗不按本表格规定执行。

注2:

1、表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等于60°至北偏西小于等于60°的范围;“东、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至偏南小于等于60°的范围;“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至偏西小于等于30°的范围;

2、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计算按湖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6建筑设计6.1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夏冬长春秋短。规划设计应在建筑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使用功能等方面,体现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理念和特点,并注重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通过场地风环境分析优化建筑布局,通过局部架空、调整朝向等措施在夏季主导风向预留风路,营造适宜的室外风环境。夏季应考虑隔热遮阳,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得热,过渡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并充分考虑自然采光;

应针对围护结构热桥和气密性关键部位,绘制节点大样图;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室内装修应由建设方统一组织实施,应避免装修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的损坏。

——6建筑设计6.2

通过保温隔热性能更高的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等级更高的外门窗、无热桥设计、建筑整体的高气密性设计,严格控制建筑物的热损失;

通过东、西、南向外窗的遮阳设计,屋顶和东、西、南向墙体降低夏季太阳辐射隔热设计,有效控制建筑的夏季空调能耗;

辅助冷热源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能源使用。生活热水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6建筑设计6.2

建筑的空间组织和门窗洞口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减小自然通风的阻力,并有利于组织穿堂风,实现过渡季和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带走室内余热。宜采用下列设计措施:

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风压条件设置可开启外窗,夏季和过渡季主导风向下可开启外窗实现自然通风;

合理控制主要功能区域的空间进深,不宜大于层高的5倍;

当建筑体量较大,仅采用外立面开窗难以形成有效通风时,可在建筑中引入中庭或天井,中庭或天井顶部需设置通风天窗、通风塔等通风构造;

当建筑朝向不利、开窗开口与主导风向夹角过小时,宜配合导风墙、导风板等构件设置,引导气流进入建筑内部;

宜采用模拟仿真或实测技术方法开展自然通风创新设计。

——6建筑设计6.2

应通过建筑隔热设计减少夏季室内得热,降低空调负荷,宜采取如下设计措施:

外墙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或隔热反射涂料;

宜结合建筑立面设置垂直绿化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屋面隔热可采取双层通风屋面、坡屋顶、反射隔热涂料、屋顶绿化等方式;

控制西向和东向的窗墙比,避免大面积开窗。

——6建筑设计6.2

具有遮阳(导光、导风)等功能的构件、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以及立体绿化等应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

——6建筑设计6.2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外墙、户(套)门、外窗、户内分室墙、分户墙、分户楼板、住宅相邻两户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不应小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中的高要求标准限值。

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中的高要求标准限值。

——6建筑设计6.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透明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应连续完整,避免出现结构性热桥。

外保温系统的固定锚栓应采取阻断热桥措施。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1

保温系统设计时,应计算分析保证水蒸气在外墙、屋顶、地面内侧无结露,还应注意耐侯性、抗风荷载、耐冰融等各项性能要求。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1

外墙保温优先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其次采用夹芯外墙保温系统,不宜采用外墙内保温系统。

注重保温性能的同时,宜采用热惰性大的墙体结构,提高围护结构的室内蓄热性能。

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优先选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保温材料,减少保温层厚度。2、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时,保温层应连续,外墙保温层应向室外地面以下延伸,长度不小于mm。如设有地下室时,应考虑地下室墙面防结露的保温措施。3、首层外墙室外地面以上mm及地面以下保温层应采用耐腐蚀、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并采用防水材料完全包裹。4、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的要求。

变形缝应采取满填保温材料的保温措施。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地面应设置保温层,楼面应设置保温(隔音)层。

地面保温层与土壤接触部位,应采取防水或防潮处理措施。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或外挑楼板的保温层应与外墙保温层连续,不应出现结构性热桥。

非居住空间的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地面,应设置防结露保温层。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3

外门窗性能参数控制指标应满足表中限值要求。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4

外门窗型材应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耐候性更高,不易变形满足窗户性能强度的型材。玻璃间隔条应采用暖边间隔条。

外窗室外侧应设置成品窗台板,避免雨水侵蚀造成保温层的破坏。

外门和户门均应采用保温密闭门。

外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为防止结露,外窗内表面(包括玻璃边缘)温度不应低于13℃;外窗内表面平均温度宜高于17℃。2、外窗与基层墙体的交接部位应采用防水隔汽材料粘贴密封。3、外门窗两侧和顶部门窗框应最大限度采用保温层覆盖。门窗框与保温层交接部位应采用成品连接件。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4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门窗,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建筑外门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规定的7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于5级,抗风压性能等级不应低于8级;户门气密性能不宜低于6级。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4

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具有一定抗压强度、不易变形、吸水率低等特性。

屋面宜设有架空通风隔热层。

屋面保温层上方靠近室外一侧,应设置防水(防水透气)层,宜延续到女儿墙顶部盖板内;屋面结构层上,保温层下应设置防水隔汽层。

屋面防水层与隔汽层之间宜采用干法施工。

屋面排水可采用结构找坡的方式,也可采用保温板、细石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材料找坡;采用保温板找坡最低点保温厚度应满足屋面热工计算结果。

——7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7.5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时,应严格控制热桥的产生。

无热桥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则:1、避让规则:尽可能不要破坏或穿透外围护结构。2、击穿规则:当管线等必须穿透外围护结构时,管线与外围护结构间应预留保温层空间。3、连接规则:保温层在建筑部件连接处应连续无间隙。4、几何规则:避免几何结构的变化,减少散热面积。

——8构造节点设计8.1

外墙无热桥设计要点:

悬挑敞开阳台、露台可采用结构挑板与主体结构断开的设计,靠挑梁支撑,挑梁应采用保温包裹。避免热桥。

避免在外墙上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部件;必须固定时,应在外墙上预埋断热桥的锚固件,并采用减少接触面积、增加隔热间层或使用非金属材料等措施降低传热损失。

管道穿外墙部位应预留套管,套管内径尺寸宜大于管道外径尺寸mm。

外墙保温层采用单层搭接式保温、单层锁扣式保温、双层错缝粘接保温方式,避免保温材料间出现通缝。

墙角处宜采用成型保温构件。

保温层应采用断热桥锚栓固定,砌体部位保温层宜采用自打结断热桥锚栓固定。

——8构造节点设计8.1

屋面无热桥设计要点:

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

屋面女儿墙、土建风道(烟道)等薄弱部位顶部,宜设置金属盖板,金属盖板与结构连接应采取无热桥措施;

穿屋面(女儿墙)管道与结构间应采取无热桥措施,预留洞口尺寸宜不小于管道外径尺寸mm,管道与结构间空隙采用保温材料填充密实。

——8构造节点设计8.1

外窗无热桥设计要点:

当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时,外门窗安装宜选用外挂式安装方式,也可采用外门窗外表面与墙体外表面齐平、窗洞口四周需做保温隔热处理的安装方式。

窗框与墙体、保温材料间缝隙宜采用低发泡率聚氨酯发泡剂填充的措施。

地下室和地面无热桥设计要点:

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外墙保温层连续;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延伸至地下冻土层以下。

无地下室时,地面保温层厚度确定应主要考虑防止室内地面结露。

——8构造节点设计8.1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层范围内每户室内居住空间、公共空间为气密区,气密区围护结构的墙体、屋面、地面、外门窗内表面为气密层。

气密层应连续并包围整个气密区,气密层宜设置在围护结构内表面,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的位置。

建筑设计时应进行气密性专项设计,采取保证气密性的技术措施,应对气密层围护结构、门窗构件、洞口的气密性设计予以重点考虑。

墙体施工孔洞应进行封堵处理,直径大于20mm孔洞,封堵处理后室内侧墙体表面应采用耐碱抗裂网抗裂砂浆抹灰处理或粘贴密封材料。

砌体填充墙的抹灰层应连续完整,并设置钢丝网或耐碱抗裂网,抹灰厚度不小于10mm,且不同材料相交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砌体填充墙顶部与结构交接部位,宜粘贴具有延展性的密封材料。

——8构造节点设计8.2

外门窗与结构墙间缝隙应采用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密封。

外门窗与结构墙体间缝隙应粘贴防水隔汽膜;防水隔汽膜与门窗框粘贴总宽度不应小于15mm,防水隔汽膜与基层墙体粘贴总宽度不应小于50mm,粘贴应密实,无起鼓漏气现象。

外门窗与结构墙间缝隙宽度大于10mm时,可用自膨胀棉填充。

——8构造节点设计8.2

各类管线、风道穿透气密层时,应对洞口进行有效的气密性处理。

穿透气密层管线、风道与墙体间密封,可采用孔洞内填充保温材料,缝隙采用B1级低发泡率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密实或保温材料填充缝隙后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密实,内、外侧采用耐碱抗裂网抗裂砂浆抹灰或粘贴防水隔汽膜进行密封处理,防水隔汽膜与管线、风道和结构墙体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40mm。

——8构造节点设计8.2

开关、插座线盒、线管穿透气密层安装时,应进行气密性处理。

位于砌体墙体上的开关、插座线盒、线管,应采用专用工具开设孔槽,安装时先用粘结砂浆抹于孔槽内,再将开关、插座线盒、线管嵌入孔槽内,将砂浆抹平,使其密实。

电线套管电线安装完毕后,应在端口处采用密封胶封堵。

与室外相通的补风、排风管道穿气密层墙体时,应设电动密封阀,密封阀的气密性应不低于室内气密性指标。

卫生间排风宜采用排风道直接排向室外,排风口处应设置密封性良好的自闭阀,排风扇开关应与新风系统进风管道的电动密封阀开关联动。

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应在墙板交接部位采取密封处理措施。

室内采用成品饰面板进行装修时,墙体、楼板内表面应采用满刮腻子或其它密封措施进行密封处理,成品饰面板安装应避免破坏气密层。

户内开关、插座、接线盒等宜避免设置于气密层墙体。

——8构造节点设计8.2

遮阳设计应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窗的朝向、供暖(冷)能耗及建筑安全性综合考虑。东、西、南向外窗(透光幕墙)以及屋顶透光部分设置外遮阳措施,优先采用固定外遮阳形式。

南向外窗宜采用水平固定外遮阳、活动外遮阳;东、西向外窗宜采用活动外遮阳、挡板式外遮阳。

采用固定外遮阳时,应通过模拟计算,对外遮阳构件的尺寸、间距等进行优化设计。

采用绿化遮阳时,应利用植物的布置发挥遮阳的功用,但应考虑影响冬季建筑得热。景观设计时,宜考虑在建筑物的南向与西向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可考虑在外墙下种植攀缘植物,利用攀缘植物(如爬山虎)进行遮阳。但应采取防止植物根系对保温层破坏的措施。

外遮阳设计应与主体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结件与基层墙体之间应采取无热桥设计技术措施。

采用卷帘外遮阳时,卷帘盒宜位于保温层外侧,如位于保温层内,窗帘盒与结构层间保温效果不得低于外墙传热系数的80%。

遮阳卷帘电机的电线穿墙孔洞应进行无热桥及密封处理。

——8构造节点设计8.3

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时,应对每个房间的冬季热负荷、夏季冷负荷逐时进行计算。

供暖、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宜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环境保护、投资条件及运行费用,经技术经济分析综合论证后确定;且应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余热、废热等。

除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外,不宜采用直接电热供暖设备或装置。

设置供暖、空气调节系统或装置时,应有分室(户)温度、CO2浓度等控制装置。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1

户内应设置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有效控制建筑的通风换气热损失;新风热回收系统设计应考虑全年运行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新风热回收装置类型应结合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性综合考虑确定。设计时应采用高效热回收装置,同时宜设置新风旁通管。

新风热回收系统宜设置低阻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新风系统宜分户独立设置,并按用户需求供应新风量。

高效新风热回收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热回收装置的温度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2、全热回收装置的焓交换效率不应低于65%;3、热回收装置单位风量风机耗功率不应大于0.45W/(m3/h)。

室内通风在过渡季节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措施,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或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应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或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系统;应采用合理的新风处理方案,并进行气流组织的优化设计。

宜结合建筑设计,合理利用被动式通风技术强化自然通风。

厨房应设独立的排油烟和补风系统;补风应从室外直接引入,并设保温密闭型电动风阀,且电动风阀应与排油烟机联动;补风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补风口宜设置在灶台附近。

卫生间应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卫生间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3次/h,供暖(冷)期间卫生间排风系统电动控制开关应与空调新风补风电动阀联动。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2

供暖(冷)系统的设置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因素进行性能参数优化和方案比选,并应符合规定:1、宜采用分户供暖(冷)的方式;2、宜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3、应采用高能效的供暖(冷)系统;4、宜兼顾生活热水需要。5、供暖(冷)空调系统宜采用水系统、全空气系统;6、供暖(冷)空调系统宜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

供暖空调循环水泵、通风机、压缩机等用能设备应采用变频调速等变负荷调节方式。

采用风冷空调设备时,应考虑空调器(机组)室外部分的位置,做到既不影响立面景观,又有良好的通风换热效果,同时便于室外机的检修和维护。室外机组宜设置于钢筋混凝土空调板。室内空调进风口应避免与室外机过近,影响进入室内新风质量。

应根据室内环境湿度设计标准设置具有除湿功能的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湿系统的选用,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可釆用空调系统降温除湿、电子除湿、室内移动式专用除湿机等方式除湿,当采用降温除湿时应保证室内的环境温度;3、除湿系统应保证室内设计湿度不高于60%。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3

当采用户式燃气供暖热水炉作为供暖热源时,其热效率宜满足相应的规定。

注:η1为供暖炉额定热负荷和部分热负荷(热水状态为50%的额定热负荷,供暖状态为30%的额定热负荷)下两个热效率值中的较大值,η2为较小值。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4

当采用房间空调器(热泵型)作为房间空气调节系统设备时,其能效比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中规定的1级,制热时设计工况下的性能系数不应低于2.2。

房间空调器能效指标

转速可控型房间空调器能效指标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4

当采用风管送风式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组作为房间空气调节系统设备时,其制冷能效比及设计工况下制热能效比不应低于表中的要求。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4

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或能源效率等级指标AFP不应低于表9.4.4的要求。系统冷媒管等效长度应满足对应制冷工况下满负荷的性能系数不低于3.2,制热时设计工况下的性能系数不应低于2.2。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等级指标AFP

——9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9.4

室内电气设备应采用节能自控设备,水泵、风机宜选用变频设备。

室内电气线路设计宜避免穿越气密层墙体。

楼面铺设电气线路,避免铺设于保温层、隔音层下方,宜铺设于混凝土保护层内。

户内具有隔声要求的墙体两侧开关、插座线盒应错位布置,间距不小于mm。

屋顶防雷设计时,应避免接闪器穿透屋顶女儿墙顶部金属盖板。

条件适宜时可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提供部分电能。

——10电气设计10.1

室内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及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34的相关规定,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不高于目标值。

照明设计应选择高效节能光源和灯具。宜选用LED光源,其色容差、色度等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公共区域的照明应采取感应控制、定时控制等节能措施。户内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外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系统应能定时、编程或根据室外照度自动控制。

建筑物不宜采用过多的外立面照明或设置大幅LED显示屏。

——10电气设计10.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对公共区域和典型户型能耗进行分类分项计量。

宜对典型户型设置能耗监测管理系统,进行能效分析和管理,实现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并通过智能分析优化能源使用策略。

宜对典型户型设置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TVOC等室内环境参数。

宜对典型户型的供暖、供冷、照明、空调、插座的能耗进行分类分项计量。

宜采用具有远程计量功能的智能电表,电表宜为模数化结构并可进行导轨安装。

——10电气设计10.3

室内地漏等排水设施,均应设置存水弯,保证排水设施气密性。

室内产生噪声的管道、风道应包覆保温隔声材料,下水管道应包覆不小于20mm厚的保温隔声材料。

室内排水管道与安装卡件之间应用保温隔声垫隔开。

非供暖(冷)地下室内排水管道宜包覆防结露保温材料。

地面、楼面给水、热水管道、排水管道不应铺设于保温层内,应(宜)铺设于保温层上部混凝土保护层内。

空调室外机设置应考虑冬季除霜排水措施。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首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源,地源等可再生能源,有条件时可利用空调系统余热,可考虑多种热源互补。

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且需供应热水的建筑,应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应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满足《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要求。

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系统时,降低能耗综合效能应不低于同条件应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生活热水能耗的计算,其热水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的要求。

——11给水排水设计

来源:民族绿色建筑与节能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32.html